黄峻豪:现代生活的工具

文/Text: 赵逸轩/Kyle Chayka

黄峻豪在他纽约的寓所里 摄影:迪恩·考夫曼
《这是一盏灯》,2001年,菲利普·斯塔克沙发、 金属丝加固框架、灯泡、 灯绳
《金色胶囊》,1998年,金箔、胶囊外套、糖衣

黄峻豪今年5月30日逝世,那是个星期天,年仅35岁的设计师突然间消失得干干净净。作为柯柏联盟学院少年老成、目光敏锐的毕业生,黄峻豪风光的职业生涯始于一场“恶作剧”。他夺走设计界超级大腕菲利普·斯塔克新品沙发的设计,将其改装成一盏灯(《这是一盏灯》,2001),并抢在斯塔克在美国的首场发布会之前公布了自己的作品。从此以后,黄峻豪的工作和生活开始受到各大媒体的密切关注,俨然成为设计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设计师不怀好意的作品,混合了观念雕塑和产品设计的朋克物件,都在玩味到底哪些设备真正适合当代生活。他既是青年文化的参与者,也是批评者。他留给世界一系列轨迹不明的实用物品,他的作品曲折绕行于独特与日常,奢侈品与小犯规,真实生活与拜物之间。黄峻豪的设计有时是愤世嫉俗的冷嘲热讽,有时又充满希望,乐观美好,在如今这个机械解构的时代,他的作品是最佳的伪装工具。

在黄峻豪眼里,大部分当代设计要么是现代主义和极少主义光鲜亮丽的重新演绎,要么相当于把一切东西宜家化。他要反对的,正是这种没种的设计,而使用的手法则是毫无顾忌的挪用和恶搞。黄峻豪用“大不敬”反对“不靠谱”,坚持认为“设计”应该超越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一种无法企及的单色调“整体艺术”居住环境之理想。尽管黄峻豪的作品经常被归入“观念设计”一类,即注重设计实用性的同时也强调批判性的做法,但他称自己的风格是“准观念”。根据艺术家个人网站上的介绍(该网站已经停止更新846天,一则数码的墓志铭),“准观念”作品指的是那些“与观念相关或含有观念元素(不再是单纯的观念设计)”的作品。黄峻豪对为了美丽而美丽或者为了批判而批判都不感兴趣;相反,他的作品试图将二者混合在一起,通过视觉批判观念,通过观念强化视觉。

黄峻豪的遗作解决了现代生活的几个基本问题。《抽烟手套》(2003)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设计师为滑雪手套添置了一个独特的组件:在食指与中指之间留了一个小孔并装上金属环。目的:戴着手套时可以把烟插在小孔里,这样冬天到户外抽烟就更方便了。这件为大众设计的实用物品明显带有玩笑意味。我们是否需要另一种工具来辅助我们的恶习?这一嘲讽的解读批判了人类的铺张浪费。但如果你真有那么看不惯这个世界,你会愿意冒着冻坏手的危险在腊月天跑到酒吧外面抽烟吗?黄峻豪的设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平息了一种抽象的罪恶感。它就像啤酒套一样是典型的美国式答案:消费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对了,黄峻豪本人抽万宝路。

奢侈品对黄峻豪来说是个不错的攻击目标。人们为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对名牌包或者镶满钻石的iPad封套趋之若鹜。但说真的,要能砍掉中间商,直接拉金屎岂不更好?这话精英阶层有几人能说出口?黄峻豪的《药片》(1998)共分金银两种口味,吃下去能让你的大便变得珠光宝气。《一次性打火机》(2003)将几包烟过后就会被扔掉的低端打火机包裹在高级的貂毛里。黄峻豪曾经主持过一家设计师店,店里所有商品都可以用现场丝网印刷出来的包装纸打包销售。我们所在的这个星球,这个国家,这座城市都永远在渴求更多的消费废品,黄峻豪从人们无止尽的欲念中找到了一种偶像破坏的快乐。大量华而不实的装饰品、塑料小玩意儿、闪闪发光的电子产品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大部分内容,在这一切浮华当中,黄峻豪的作品像带刺的玫瑰一样脱颖而出,他设计的消费品通过消费进行自我批判。然而,黄峻豪从来没有丢掉应有的谦卑和幽默,他会承认,说到底,谁不喜欢可以买到手的东西?

《抽烟手套》,2003年 双面手套、铆钉环
《沃霍包装纸》,2002年 安迪·沃霍尔丝网印刷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