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他是他自己——萨特
| 2010年12月01日
4月18日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了开幕展“中国当代——艺术30年历程”,以绘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展览中,这段历史开始于挂在展厅入口处的钟鸣的作品《他是他自己——萨特》。
或许现在再去看这张作品已经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或许你根本不知道钟鸣是谁,但《他是他自己——萨特》在当年曾引起过诸多争议。30年前《他是他自己——萨特》在中国美术馆北京油画协会的展览上首次展出,展览期间有很多观众前来看展,注意到这件作品,但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对于生活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来说,画面表现的依旧应该是毛主席、工农兵的形象。一个洋人形象,一个充满“自我表现主义”的名字,足以颠覆当时艺术界现有的价值观。
这种颠覆让当时还在《美术》杂志担任编辑的栗宪庭觉得有必要来讨论一下这个事情,他建议钟鸣写一篇文章来解答大家的疑惑。于是就诞生了后来在美术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的《从画萨特说起——谈绘画中的自我表现》。 “多年来,看看展览会场的情况,感觉总是有一种‘趋向’,总是被一种‘力量’左右,可恰恰这力量又不是艺术家自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审查人员的脸色与主题先行,这是十几年浩劫最可怕的后遗症。我想,这样的事情不局限于简单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而是比上述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于艺术家自己的思想价值的重视问题。艺术家的前提是——人——他自己,没有这个重要的前提,其他无从谈起。”钟鸣在文中写道。当时文章发表在1981年《美术》杂志的2月刊上,文章一经发表便掀起了“画家是否应存在个性”的广泛争论。可能连钟鸣都没有预计到这件作品及文章能够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他说不理解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当时社会上各种声音都来关注,后来我想了想还是觉得有些说不清楚,也因为跟社会的主流声音是反着的,所以弄得有点累。”
1980年时钟鸣三十出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各种新潮流和新思想不断涌入,他也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对新知识、新思想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哲学,他还记得自己一知半解地阅读了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我觉得萨特这个人特别有意思,当时就对他很感兴趣。”钟鸣说,“当时的翻译非常不好,有个叫柳鸣九的人专门翻译法国文学,我看了不少他的书。还有一些书是朋友从香港带回来的。”
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偶像的离去激发了钟鸣的创作欲望——他想画一幅萨特的肖像。但是在构思画面的时候,钟鸣遇到了一个问题:萨特的左眼斜视,到底该怎么表现?因为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萨特的样子,钟鸣出于对偶像的崇拜既不愿意将斜视直接表现出来,但又不想改变他的相貌误导观众。于是他采用了横构图,把萨特放在画面的右下角,并且做了版画的效果,在不失去其真实性的基础上做了修饰,并取名字《他是他自己——萨特》,这个题目也回应了萨特本人在1976年题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讲座 上所提出的“人的存在,是自己创造自己。”
当时的钟鸣“红”了,照常理说他应该抓住机会搞创作。但两年之后钟鸣却选择了出国学习电影。在英国的20多年时间里,他在努力学习电影、音乐、摄影的同时,也从未放弃过绘画,多次在伦敦举办展览。1998年回国后钟鸣进入了上海电视台,从事电视和电影导演的工作,之后又调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周围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画家的身份。直到2005年,一位在上海美术馆工作的朋友发现他就是画“萨特”的钟鸣时,才慢慢有人开始记起当年的钟鸣。那年是萨特逝世25周年,诞辰100周年,也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之下, 钟鸣重新创作了“萨特” 《哲学死了——萨特》,同样的横构图,16:9的宽屏比例像是电影镜头的某个特写。这件作品与他另外20多件作品一起,以“25年再画萨特”为主题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展览。迄今为止他最后一次画萨特是在2008年的4月,作品在一次纽约个展上被收藏。
现在,钟鸣依然往返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专心于他的创作。钟鸣这个名字现在似乎鲜有人提起,他说他反而落得自在,偶尔回到从小生活过的北京,见见老朋友也很满足。不过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随身携带绘画本,他已经习惯了用绘画来记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