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轻松聆听
| 2011年03月30日
“对抗轻松聆听”是纽约策展人林司律为香港1a空间策划的第二个展览,是他与非牟利机构合作的香港策展人驻场计划的一部分。本次展览邀请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日本、韩国和越南的艺术家,展览题目开门见山地表达了一个讯息:反对过于简单、被动的声音聆听与理解。这种对抗的姿态传达了参展艺术品的政治态度:每一件作品都立足于挑战人们对声音,乃至对语言和音乐的成见。
比如香港艺术家麦海珊的《心中有鬼》是一个用超8毫米胶片拍摄的双声道影像作品,其中,左声道于2008年录制,右声道于2010年录制。影像记录了鬼节的活动,特别是烧纸祭奠先人的部分是全片的高潮。两条不同的音轨迫使观众重新发现声音是如何影响我们对流动图像的感知的,从而去注意审视独立于影像录制的声音内容。2008年的音轨听起来像是在香港“行夜街”时的原始录音,没有加工,而2010年的音轨似乎经过了删节,在同一条音轨上叠加了好几个现场的声音,听起来更欢腾,更吸引注意力,最终取代影像成为作品的主角。
柬埔寨艺术家VietLê以三组摄影作品探讨了男孩乐队文化。《VietQ(白金)》摹仿热卖唱片镶在音乐制作人工作室墙上的情景,在这里,舞台摄影就是音乐的象征。我们不难想象,如果这些乐队男孩是如假包换的录音室歌手的话,他们能创作出多少金曲,因为男孩乐队文化早已在世界各地盛行,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每一组摄影都是多张重复呈现,突出它们供大众消费的波普特质。另一位艺术家 Mixrice 的影像作品对语言和音乐采取一种戏谑的态度。作品《混合语言》将韩语流行语从原本的语境中抽离出来,嫁接组装在一首由两个男人演唱的歌曲里,“Hello,你好吗?”“别搞劣等货。”“你们国家有这玩意儿吗?”“你真帅。”整体效果荒诞不经,为这些原本不起眼的句子平添了一分喜剧,甚至是达达主义的色彩。
日本艺术家塩见允枝子的《黑胶》是一块用硅胶倒模的能在唱机上播放的冰唱片。(三个参观的小孩看到唱机,其中一个问道“这就是你们用来听老CD的那种机器吗?”上一代人人皆知的技术,在下一代那里可能就变成了古董,成为过去的象征。唱片的形态本身已经足够勾起某种怀旧的思绪。)随着唱片转动,冰开始融化,音质发生改变。在这里,唱片这种本来似乎能够永久保存声音的物质,无法再假装永久性。一旦冰完全融化,聆听的体验也就终止了。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一片寂静。 刘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