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林:谁的土地?谁的艺术?

“一个项目,两个场地”,策展人吴承祖在第一时间提醒我们注意,林一林分别在泰国清迈与曼谷所实施的项目将会呈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面貌。的确如此。

在清迈的田间,林一林有意识地凸现了“土地项目”原本就有的乌托邦色彩,引领观众“追忆”根植于中国人文传统中的历史情致。艺术家在“土地项目”的稻田边界上筑起的那堵素色混凝土高墙,虽然有着纪念碑的尺度,但聚集在高墙上下的人们,无论是墙头上几个拿着鱼竿的年轻人,还是在墙右侧受邀用在中国江西省制作的大号木质杆秤称量体重的观众们,却全都沉浸在恬淡与欢快的氛围里,尤其在四周的自然环境映衬下,此情此景似乎脱离了“土地项目”的在地语境,而把对“土地”主题的演绎还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中,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的馈赠之物,也仿佛在此刻融入进人们眼前的风光里了。然而,眺望、钓鱼、称重这些蕴含情致的行为却始终受到那堵高墙的牵制,或者更确切地说,墙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于土地的美学联想成为一种景观,就像那杆长长的木秤在墙体铆钉了着力点,是墙为这些行为奠定了物质基础。

“谁的土地?谁的艺术?”项目现场,2010,清迈土地基金会现场

在曼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现场,我们看到了另一堵规模相似的白色砖墙,它十分惹眼地斜跨展场将其分成两个空间。墙内是两件录像与一张喷绘海报,海报与其左侧的一件录像记录的是林一林为他在北京所租的工作室因政府的土地征用在合同未到期被限期拆迁,所实施的一次艺术维权活动;另一件录像记录的是维权活动中的一个“主角”在几个月之后回到维权事发地时的行为,曾经的工作室已经变为土堆与残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日益加剧的土地资本化过程所制造出矛盾与冲突,土地在中国给予人们的是一种压力,有时真如录像所发出的感慨一样,会“要人命”。墙外靠画廊入(出)口处的那件录像则记录的是林一林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人行道上做的一次行为,他将自己的左手左脚用手铐铐在一起,所以只能顺势弓身艰难行走。录像与海报都未与现场的这堵墙发生物质联系。墙虽惹眼,但它界定出的空间对于画廊(商业语境)来说,都只是一种暂时的美学归属,而由这堵墙体现出的临时性与中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

显然,林一林用不同的两堵墙界定出两个不同场域(泰国与中国)的土地问题。虽然,整个项目在清迈、曼谷的两个场地全都以“土地”作为主题,但林一林在清迈现场实施的装置与行为更着意于一种美学意境上的营造,而后在曼谷的现场则转到了对中国当下最敏感的社会问题的表述中。不过,这两者之间形成的互文关系,实则已超越对土地所有制本身的讨论,而是拓展到对于“人的处境”的反思。所以,印在曼谷画廊现场那堵砖墙上的两句疑问“谁的土地?谁的艺术?”启示出的是一种类似瓦尔特·本雅明式的思考,一种带有宿命感的挣扎。 孙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