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自光—图书馆里的艺术

白双全 《千个太阳》,2010年,窗贴和书籍装置, 塑料,木架,书籍

图书馆总是个有趣的地方,无论从实际功能还是从更加 抽象的层面—这里是知识储存的场所,也是不同人群相遇 的地方。不过在北京的城市生活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图书 馆可能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位于西边大学区的中国国 家图书馆也一直是以老派国家单位的形象示人—从办理借 书证的繁琐手续到不同阅览室对学历和职称的要求(如“中 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处级及以上行政职务、研究生及以上学 历的中国公民”),及至落成于1987年的建筑本身,都带有明 显的上个世纪的印迹。其实国图老馆曲折的回廊和略带沉闷 的空气并非没有美感,但就像内部的时钟停摆在九十年代的 某天,和这个城市的瞬息万变处在了两重时空中。

不过很有意思的一点是,1975年周恩来总理批准在紫竹 院一带修建图书馆时就已经留出空间供“二期工程”使用,为 了“下个世纪的发展”。于是在本世纪的第八个年头—也是 这个城市跨进新世纪以来最为接近狂欢的一年,国家图书馆 新馆开放,建筑设计看上去更符合现代化的视觉习惯和使用 需求—大量的玻璃制品的使用使得室内光线充裕,中心内 环是一个巨大的中央大厅,从地下一层到地上三层均是阅览 室,仿佛一个开放式庭院,从环绕式的廊台上往下望可以看 到建筑的最底部。除了建筑上的变化,国图也取消了对读者 身份的限制,简化借阅和还书程序,无线网络覆盖馆区,设置 电子图书资源平台提供下载。似乎在迈进新的时代。

简妮特·伯特尔和詹妮弗·麦凯利 《光源自光》,2010年自我供电的多面穹顶,特制太阳能节源板,有机玻璃,霓虹灯,铝架

今年4月,由“ 亚太多媒体艺术”(MAAP—Multimedia Art Asia Pacific) 策划的“光源自光”在 国图开幕。“亚太多媒体艺术”自1998年起开始从事与澳大 利亚和亚太地区当代媒体艺术相关工作。MAAP总监金曼 (Kim Machan)说“图书馆里的时间概念是非常不同的, 缓慢而且安静。而且比起画廊和美术馆来,人们在这里花的 时间显然更多,同作品的接触方式也不同。”这是策展方的 考虑,不过从另一个方向看去,艺术品进入公共空间并不新 奇,不过对于国图这样一个特别的地点来说事情就变得有趣 起来,这是否预示着从此“四库全书”可以和新媒体艺术安 然相处?而金曼和她的团队在这里遇到的沟通问题也比在之 前一站的上海和后一站的杭州更多—“光源自光”是澳大利 亚文化年2010-2011的组成部分;2010年底,展览“光源自 光”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立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开幕— 如同两个副本在两个相距甚远的城市同时展开。2011年4月, 展览来到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7月又开始在杭州图书馆展 出。参加展览的包括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艺术家,作品则 包括霓虹灯艺术品、灯光雕塑等媒介。北京一站中国艺术家 张培力、王功新、林天苗和王蓬参加了展览,以及中国香港的 白双全。

“光既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能源,也是强大的物质财富。 既是现代城市活力的象征,也是人类理性思考与精神的隐 喻。相应地,此次艺术展的艺术作品以光作为媒介,通过不 同的方式对光的隐喻和特征进行诠释及使用。”“光源自光” 这个题目来自澳大利亚艺术家简妮特·伯特尔和詹妮弗·麦 凯利联合创作的室外太阳能雕塑作品,用以“向城市的过去 和未来致敬”。可以说这是个很温馨、精巧的展览,作品并 不显眼,“潜藏”在图书馆的各处,如果不是开幕时的导览, 要想发现所有作品可能真要花上一段时间— 张培力利用 Google翻译创作的作品安置在书架上方,林天苗的作品在 走廊边提供了一个私密的阅读空间,格兰·史蒂文森的影像作 品《落日海龟》在问询处附近的屏幕上滚动⋯⋯这也正是金 曼想要实现的效果,你需要不断地进出才能发现这些实际上 已经相处了一段时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