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当代美术馆变形记
2012年07月03日
|当乔治街上的邻居们几乎都忘记了它一度装修的事实,三月入秋以后,被包裹着一年多的澳大利亚当代美术馆(MCA)终于破茧而出。平日里就充斥街头艺人喧闹的悉尼港,在新南威尔士州文化节期间,连夜晚也不甘寂寞的上演着水上歌剧及烟花表演,成为了复活节的欢快前奏。
一种文化策略
沿着环形码头向西前行会发现MCA新楼在朝向海港的一面添加了一个入口。新入口前高高的台阶很容易让人与对岸的歌剧院97米的宽大阶梯相对应,或许曾经拍摄过悉尼歌剧院台阶上影子的艺术家杰斯·麦克尼尔日后也会在MCA找到新灵感。进入门内,一侧墙面海伦·伊戈尔巨大的明亮橙色三角形的墙面画暗示往来游客,MCA的大门正再度敞开。
除了被岩石区的热闹集市和观光景点吸引,还是有相当多的观众选择来到美术馆接受艺术教育。在建馆至今的20多年中,MCA一直扮演着扶植并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角色,据美术馆统计,2010年全年共有超过58万名游客到访,因此公共教育及配套服务也是对改建后的美术馆提出的新要求。除了问讯台和展览空间内众多佩戴“AskMe”胸牌的工作人员,美术馆还开发了可自助导览的手机应用程序终端“MCAInsight”,观众可以在Appstore免费下载,利用覆盖全馆的免费无线网络即时定位并获取感兴趣作品的信息,也方便随时了解美术馆的最新活动。
MCA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颇具历史意义。从英国第一舰队登陆悉尼港,这里一度是重要的航运中心甚至是军事港口。1989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将弃置的前海事局大楼出借给悉尼大学作美术馆之用。历时两年,澳大利亚当代美术馆于1991年11月正式落成开放。建馆至今美术馆始终关注着近二十年来澳大利亚本土不断新生涌现的艺术作品,试图通过广泛的收藏与整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澳大利亚当代艺术面貌。新南威尔士州是历史上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发源地,原住民艺术也是MCA收藏中独特的组成部分。
在世界艺术版图上,澳大利亚作为西方世界中的“他者”似乎迟迟没有被纳入主流语境中,然而在MCA及其他艺术机构身上传达出的情绪则相当乐观。耗资达5300万澳元全新修整后的美术馆总面积增加了4500平方米,相当于增加了MCA原有空间近50%的面积,展厅空间也增加了26%。全新规划后的场馆也给美术馆带来更大的野心,他们希望通过推出本土艺术力量带动整个区域内的艺术发展。此次MCA的重开幕也得到了新南威尔士州文化局的高度支持,在开幕季邀请了全球艺术媒体前来参观,极为有效地为本土当代艺术制造声势。同时,开幕季展出了克里斯蒂安·马克雷金狮奖作品《时钟》并计划在年内展出安尼施·卡普尔的全新个展,MCA正搭建起一个连接本土并介绍国际当代艺术的专业化平台,持续地向国内引入高水准的国际当代艺术展览。这显然是澳大利亚现阶段的一种文化策略,广泛吸收着外来的艺术文化并试图寻找本土艺术的突破点与可能性,并建立起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为未来产生和输出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做准备。
建筑亮点
翻建工作给建筑师提出了一个挑战,新场馆需要利用起北侧原本是停车场的场地,并且能够与原本海事局大楼的前身完美结合。毗邻港湾大桥与悉尼歌剧院两大标志性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也需要纳入考虑—悉尼港并不需要另一个毕尔巴鄂古根海姆作为它的全新的地标,这也意味着设计师不可能由着性子做个人风格的表现,然而要将新的建筑融入原有的城市景观也并非易事。最终,澳大利亚建筑师萨姆·马歇尔选择了一种安全又强调功能性的方式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全新建造的附楼选择黑白的单一色调来尽量降低现代派建筑的突兀,与主楼陈旧的古典装饰艺术风格共同提示着历史的流动与嬗变。同时立方体的结构满足了展示空间最大化的要求,几何形体叠加与穿插在视觉上显得更具体量感。新楼添置了两部观光电梯,一至三层拥有专业展厅、演讲厅、图书馆及多媒体教育中心;四层是咖啡厅,与之相连的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雕塑平台,正在展出的是去年在威尼斯双年展澳大利亚国家馆的艺术家汉尼·阿玛涅斯为MCA重开幕特别创作的雕塑《喷泉》,展期为一年。美术馆顶层拥有两个用于私人和租赁的场地,在这里悉尼港尽收眼底。此外,建筑师设计了打通乔治街与朝向悉尼港的两个入口,大大方便了沿街游客自由通行。同时,巨大的窗体玻璃具有优秀的隔热及隔音效果,大量的全景式的门窗增加了建筑物的通透性,建筑内部的视野也更加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