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漫游

Ting Chaong-Wen, Blank Site, 2015, installation, concrete, stone, wire, glass, soap, chemical fiber cloth, plastic rope, dimensions variable
丁昶文,《空白处》,2015年,装置,混凝土、石头、电线、玻璃、肥皂、化学纤维布料、塑胶绳,尺寸可变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悠闲漫步实在是一份奢侈。即使日复一日地辗转于同样的地方,我们依旧总对周遭的事物不假关注。“漫游者”(flâneur)的诞生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纪的法国,但却是瓦尔特·本雅明让这一概念得以发扬——这或许就是都市经历的起源。“都市漫游者”正是现代社会中艺术家、文人和哲学家的原型:他们对城市的方方面面、乃至最入微的细节都充满了好奇,总通过摄影、素描或写作等方式,以及对所见之物的斟酌,拼凑、谱写街头的脉络和主弦律;发现的越多,也就越沉醉其中——他们甚至参与起了示威活动, 在街头掀起暴乱。

Installation view, Luo Zhixin, Foam to Form, 2015, ink on paper, wooden frame, charcoal, pencil, watercolor, acrylic, plaster, clay, gauze, plastic sheeta, shells, minerals, handrails, wheels, bolts, ready-made objects
装置现场, 罗智信,《无题(Foam to Form)》,2015年,纸上喷墨、木框、炭笔、铅笔、水彩、亚克力、石膏、陶土、纱布、塑料布、 贝壳、矿物、无障碍扶手、滑轮、门档、现成物

都市漫游者一族对周遭观察入微,艺术家罗智信则收集起了城市里的残屑,以纤维、塑料薄板、贝壳和矿物等大量材料制作趣味十足的“泡沫塑料”雕塑——其实,它们仅仅外观状似泡沫塑料,实际制材则是石膏。这些雕塑看上去就像是丧失了功能性的日常用品。当泡沫塑料被用作雕塑的基底时,这些作品的宿命也随之被敲定。它们没有给功能或者用途留出任何余地——聚苯乙烯从此不再是泡沫塑料。这位身患都市收藏癖的艺术家所建筑的是属于自己的回收所,他赋予了这些拾来之物全新而别具一格的经历。

Che Onejoon, Out of Business #8, 2006, from "Texas Projects," 2004-08, digital C-print on plexiglass
崔元准,《停业#8》,2006年,来自“德州计划”系列(2004-08年),塑胶玻璃上彩色数字打印

崔元准和金益弦则通过“德州计划”系列向我们证明,托科技的福,我们不再需要身体力行才能体验街头:通过谷歌街景视图或者Daum、Naver这类的韩国科技,每个人都能做一回“数字漫游者”。韩国和美国在这场展览中相互邂逅。首尔的郊区有一片名叫“蜜阿丽·得克萨斯”的红灯区,它在地图上却无迹可寻-这全因韩国政府执意抹去这段不甚光彩的历史。而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有一条名叫哈利·海恩斯的大道,在成为当地的韩国城之前曾是性工作者们的聚集地。虽然从未亲临,金益弦却通过屏幕截图游历了这些场所,将两地联系在了一起。

Installation wiew, Charles Van Otterdijk, Double Centre, 2013-14
装置现场,查尔斯‧凡‧欧特狄克,《双重中心》(2013-2014年),摄于2015年

查尔斯‧凡‧欧特狄克的《双重中心》让我们发现了另一路的“漫游者”。“间谍”这份差事全靠观察、监视和监听,这全反映在迷宫般的展厅内陈列的物品、相片、和档案中。步入空间,观众顿时身陷某种不安的气氛。黯淡的光线,屋内一片阴郁。你可能是观察者,也可能正被他人在暗中监视着。《双重中心》是一个长期的研究项目:艺术家在逃离了现实社会后意外发现了一座地堡,于是他扮演起了间谍,开始着手撰写情况报告。

我们常以为自己对生活、工作的场所了如指掌,然而,这场展览却通过不同的参与方式,揭露了城市中那些往往被忽视了的异质元素和特性。得本雅明所传承的一派“漫游者”们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自发实践,以期揭开城市的表象。展览“城市‧魅感”试图激发观众的感知,让他们意识到,物件和景观并不总像它们看上去那么单纯。(翻译:李佳桓)

“城市‧魅感”

台湾高雄市立美术馆

2015.10.17~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