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顶公司:意识行动

《意识行动》(局部),2011年,装置,综合材料,350×350×240厘米

没顶公司又有新产品发布了,自从该公司成立以来,这样的展览已经有很多次了,频率很高。上半年的那一次在长征空间的叫做“意识形状”,最主要的作品(更确切地说是产品)为一套挪用编排了各种文化各种宗教中身体动作的“心灵健身操”,瞧这个一本正经的名字就知道它绝对不是一本正经的,实际上,产品介绍的语气和作品展示的氛围越严肃,其效果就越讽刺,正如人们讲某种类型的笑话的时候。

这次在香格纳莫干山空间的展览叫做“意识行动”,从字面上看显然是对上一次展览主题,进而是对观众的再次揶揄,在这种貌似大公司系列产品的命名方式下,其产品本身却在尽可能地让人们感到意外。展览中最让人意外的就是作品被观看的方式了,它们被从一个白立方(美术馆的隐喻?)中抛出,然后又落下,观众只能在空中的那一瞬间看到作品大概的模样,甚至在画册上,我们看到的也只是它们在照片中拖着高速运动残像的样子。展厅中还悬挂着一些按虐恋行为方式捆绑起来的黑色雕塑人体,会发现这些人体却是非洲黑人女性的样貌和体态,在展览出版物上,这些有意设置的对比呈现得更为明显,SM色情图片与非洲土著部落照片混编在一起,使身体的色情或原始变得暧昧不清。另一组叫做“神”的作品也与非洲原始部落相关,它们是用没顶公司经常使用的聚氨酯发泡海绵制作的非洲木雕风格的巨大雕塑,和上个展览中的海绵虎皮一样,让人觉得既蛮荒又虚浮,然后,还能感到一阵阵的恶搞趣味,如果观众知道表面的那些红色是来自情趣低温蜡的话。

实际上,像这样去描述且分析没顶公司的产品的话,就已经中了他的圈套了,尤其是对于“猎物”系列来说。这些被以古典写实风格精细描绘的照片是特意去拍摄的贫困人群生活场景,是的,就像是人们在微博上经常看的并肯定要转帖以示同情、关怀与批判的那些新闻图片,但是它们被画成古典油画配上高档的豪华外框正挂在画廊的墙上,并且其价格是只有上流社会成功人士才能接受的。如此的夸张且毫不遮掩,这正是没顶的反讽风格,让人想起前没顶时期徐震对《饥饿的苏丹》的挪用。

不过,这种反讽因其论辩性被抽空,而只剩下了一种修辞方式,换句话说,这种反讽是没有目标的,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公司设计的产品。实际上,当没顶公司本身成为了事件性的作品,其具体产品的意义更多地只是延续这一事件,因此,不管是严肃对待还是一笑了之,都已是无关紧要了。可能这正是当代文化的症状:做什么都行,但做什么都似乎没有那么重要的意义了,或许,徐震通过没顶把艺术“创作”公司化正是顺应了这个普遍状况,并回避了那种始终在折磨艺术家的意义焦虑症。写到这里,正好收到他们的电子圣诞贺卡,上面写着:“感谢大家对没顶公司的支持,我们将在2012年带给大家新的压力”,可是,却很难让人把这个玩笑当真。 鲍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