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艺术小史:八十年代上海记事》

赵川,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224页,中文
赵川,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224页,中文

《激进艺术小史:八十年代上海记事》是一本针对思想资源、语言资源的贫乏进行历史反思的地方志。此书所描述的上海,是一个在文化启蒙层面对北京构成权力挑战的城市,但她终究在这种权力游戏中无法获胜—一定程度上与主流分野的状态,正是上海艺术环境的优势。建国后,这座城市不再拥有高等美术学府。80年代的艺术创作环境更多依靠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工艺美校毕业的艺术家,以及来自中央工艺美院、浙江美院,文学出身、工人出身的艺术家一齐营造。与其他地方扛起大旗的“美院系”相比,这里总能蹦出一些更年轻、更生猛的实践。

《激进艺术小史》以“激进”取代“现代”、“先锋”、“前卫”等修饰词,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立场—从“文革”后延续至90年代中期的艺术,既够不上“现代”,也够不上“新潮”、“前卫”,充其量只是对禁锢的社会环境的反叛,而思想和语言表达资源的极度匮乏又增添了行动的激进色彩。由于上海的艺术学校里有不少曾从艺于民国艺术大师的教职人员,80年代的上海年轻人能更方便地汲取30年代“洋为中用”思潮的养分,逐渐成长出一套跨越西方艺术战后三十年发展的奇特的创作形态。当然,这也并未充分展开,只是比同时期中国其他地方的类似风潮显得更有洋味儿一些罢了。

在作者这里看到的艺术运动背景是:“文革”后,官方和民间似乎达成了社会求变的共识,但没人知道该怎么变:官方尝试着一点点向民间放权以刺激国家机器的活力,于是,一直被排挤于政治主体之外的知识分子阶层意识到了索取更多政治话语权的可能。精英阶层之间的摩擦就在官方“一放就乱,一统就死,再放再乱,再统再死”的紧张中加剧,同时也逐渐消磨掉了国人仅存的意识形态伦理。

进入90年代,作者通过对艺术家创作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希望隔绝意识形态影响,单纯进行艺术语言实验的愿望。然而,在作者对实验成果非常谨慎的肯定中,更让人感到,80年代没有在民众中展开实验和反思的艺术实践,在艺术家与公共性渐行渐远之后,更加难以打开其广度与高度。

以1991年的“车库展”出发,作者着重描绘了宋海东、胡建平、钱喂康、龚建庆等90年代上半段活跃于上海的艺术家,但他们几乎又都在此后的国际展出和商业市场的洗牌中销声匿迹—“没能充分应对社会的急速变迁和随之而来的艺术问题的急速变迁”,“任何时代都能找出一大把”。最后,作者以没有受过专业美院浸染的艺术家龚建庆之死,作为全书浓墨重彩的结束,也作为偏激、强调社会价值和理性价值的艺术在90 年代丧失过往生猛影响的象征。“由自主选择的狭窄道路,逐渐潜移默化地被全球一体、道途宽阔的‘当代艺术’替换……”

我们可以说,曾经的一代人并未来得及沉淀那些带有政治浪漫色彩的、追求解放的激情,更没有充分咀嚼西方现代主义以及自身的传统资源,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文化人士在被卷入全球“当代艺术运动”前做好了准备。吸取已有的思想和语言资源,最终还是为了回 到人与人之间可以形成怎样的社会关系的问题,而不是回到个人表达。因此,此书重述历史,主要在历数“人们可以怎么在一起的方法”之讨论。在这种基础政治的建设中,艺术既可以成为药引子,也有助于形成充满摩擦力的社会空间,从而真正摆脱我们对资源贫乏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