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涛:观

无题 2009 布面铅笔素描, 200×270×20 cm 摄影:蒋鹏奕

刘文涛在“空白空间”的个展取名“观(View)”——展览名称无论从汉字,还是从英文,在本义上都隐含着“仔细看”的意思,如果将其视作对于观者所提出的某种要求,那么它也并绝非是针对视觉器官的惰性而发起的一次道德责难,而是对“观看”作为一种知觉行为的一次积极响应。的确,任何带有文学色彩的展览名称都难以容纳刘文涛作品的全部,当我们在展厅里看到这些被统称为《无题》的形式主义艺术作品时,视觉的能动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注视与扫视两种方式交替轮换,却始终徘徊在画布表层,令人联想到“造型画布”(Shaped Canvas)的代表人物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的那句“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的名言。

有人说,刘文涛与“造型画布”流派之间存有某种渊源,这或许是出于刘文涛也对支撑帆布的内部框架进行了空间结构上的改造与设计的原因。比如,在展览中出现的“四棱锥体”(布面铅笔素描,200x270x20cm,2009)与“矩形内凹型”(布面丙烯,200x300x20cm,2009)这样类型的作品,虽然它们依旧像绘画作品那样被挂在平整的墙面上,但作品形态实际上已拓展到了第三维度,而不管是留在画布上的编织交错、疏密有致的铅笔线条,还是经过反复平涂丙烯后的单色画布,其隐藏于后的是对现代主义对于绘画在平面性要求的观念反转或者说是一种“调戏”:眼睛总是会在某个距离点上迎面感受到一种平面化错觉,却又是极不稳定的,很容易随着视距改变而被打破。与这类作品形成“注脚”关系的是他纯平面形态的纸上作品(纸上铅笔素描,115x76cm,2009),同样是素描,同样是编织交错、疏密有致的铅笔线条,我们却可以从中辨析出两道纸上的“折痕”。所以,就这一点来看,刘文涛的作品并不是对客观性理论的图解,他所遵循的应该是一条知觉之路,在观念的立足点上与斯特拉之间存有根本的差异。

但也无可否认,刘文涛的作品在观念形态上具有强烈的极少主义倾向。“极少主义”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在思想上,极少主义或是极少主义风格的作品是极容易与东方的“禅学”勾连在一起的——比如一旦涉及对于刘文涛作品中的重复“画线”行为的解读之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常常会与“文化身份”的某种要求纠缠不清。当然,也不能武断地说这类的阐释就是一种“臆测”,至少它证明面对作品的观者在思维与文化心理上存有这样的一种结构,但就艺术语言本身来看,重复“画线”的行为更多的是沿袭他原来所学习的版画经验,当我们走近这些作品时,其作品的物质性在这些线条的提示下变得清晰起来。     孙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