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
2015年07月10日
|在最近《卫报》一篇关于水的基础化学奇异特点的文章里,科学专栏撰稿人阿洛克·杰哈写道:“水不仅能够自我吸引,而且会吸住它流过的几乎任何东西。”他的这一番话刚好谈到了艺术世界和线上文化最近的流体化趋势。从备受指责的海洋朋克亚文化微流派到后网络空间中流行的能量饮料,现在正是特殊的一个文化时刻。
在此之中,汤博乐的平台作用至关重要。它收集了凝结下来的精华,并且将之带入到网络艺术和独立音乐社区,为其进入主流文化提供了可能。海洋朋克那些海豚GIF动画、水花、新锐舞美人鱼的符号迅速冲上了蕾哈娜、阿兹丽娅·班克斯这些流行巨星的舞台,被摆上了城市户外服饰店的货架,成为了热门的话题。在某种更加概念化的风格中,流动性,特别是能量饮料的象征意义,已经雨后春笋般地在网上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里断断续续出现过好几年了,简直可以被当作后互联网运动的某种反复的特征。通过战斧牌身体喷雾流行起来的变异能量怪兽的徽标、迎合社会观感的冰沙、石中剑的造型都可以在网上或画廊里找到。诸如铁木尔·斯琴、卡里·阿尔特曼、乔什·克莱恩、慢跑、K-HOLE和DIS杂志等等艺术家和团体的作品,与流体特别是流体能量模糊的特质显然有关联。而艺术和商业就像一条衔尾蛇,一些大品牌正热情拥抱那些暗讽它们的艺术——看看莱德·里皮斯就知道了,他的《当前超生活》(2013)和《一起孤独》(2015)都是由纽约红牛工作室委托创作的。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推动了此番潮流?随之回潮的是什么?如果说审美反映出来的焦虑不亚于渴望(以及两者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那么此番新的流动性可以联系到海水(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和石油(日益减少的化石燃料的储备)那些令人担忧的变化。作为一种隐喻,它也可以联系到对全球经济危机、对流动资产和离岸资本流动的关注,以及后斯诺登世界个人在线数据的透明度和棘手的本质。然而,这些都没法全面地解读某些作品隐晦、怪诞、莫名其妙的影响意义,例如放在长满苔藓的岩石上,灌满蓝色稳洁清洁剂的咖啡机。这件作品看似通过与近期当代哲学思潮——面向对象的本体论、黑暗活力论,特别是本·伍达德的《黏液动力学》和雷扎·里格瑞丁尼的《风暴之地》的文本——发生关系,从而认知了流体复杂的物性。
在后人类的转折时期,正当我们尽力设法解决海平面上升、大灭绝、伴随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提升而来的能源危机的时候,流体和黏液成为了人类本身的象征符号。那晃晃荡荡的声音就好像是大坨湿乎乎的肉撞击又干又冷的机器所发出的回声。
文:高文雅|Samantha Culp
翻译: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