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疫情加速了不同地区和社会圈层的分化与隔离。在疫情的影响依旧显著、跨国旅行被广泛限制的当下,本期LEAP以“气泡世界”为题,审视疫情时代我们在这个孤独星球上的生存境况,彼此分隔、仿佛生活在气泡里一般的“新常态”。本期试图回望2020这一年的LEAP关注的是和“流动”有关的事物,以及它的反面——我们在各种层面上遭遇到的停滞状态。“气泡世界”的专题文章聚焦旅行计划被打破、驻留被迫转变为“滞留”的艺术家,不知何去何从的海外留学生,以及疫情之下愈加朝不保夕的劳工等议题。在这一期LEAP中,我们尝试借助艺术家们的经验与实践来重新思考“流动性”,探索在流动被限制的状况下,如何超越自身的局限和惯性,拥有更广阔的视角,感知气泡之外的世界。
本期LEAP关注疫情期间个体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波动,并通过呈现全球各地多位艺术家和作者的观察与创作,试图重新审视流动性和阶层跃迁母题之下中国乃至全球社会长久存在的问题和新冠疫情语境下格外突出的群体症候。艺术家李爽在跨国旅行与隔离期间回忆了自己与已故作家、记者吴金(Kim Wall)通过一次采访而结下的友谊,并且籍此再度反思女性在历史、现实社会和社交媒体上所遭遇的伤害和污名化,以及性别分立在屏幕时代的可能出口。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互联网资本甚嚣尘上、阶层差距在经济和趣味等维度依旧泾渭分明的背景下,作者邓丽雯对海员、杀马特(务工人员)和外卖骑手三类“流众”(precariat,或译为“朝不保夕族”)的工作和生存状态分别做了侧写,而彭可的视觉创作《队伍》展现出频谱更为广阔的社会肖像,可被视作对“流众”的一类注解与回应。与此同时,居于美国西海岸的作者尚端与“黑命攸关”(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三位联合发起人之一帕特希·卡勒斯(Patrisse Cullors)展开对话,一同探讨BLM运动的历史与外部争议、特朗普政权之下美国社会的变化和创伤,以及卡勒斯在此基础上的创作与教学实践。
难以触及的友人的怀想、艺术与行动主义的分野与交汇、困在算法系统、恶劣天气或动荡局势中的“朝不保夕族”,共同构成了我们所处的“气泡世界”的复杂底色。除却个人对自身经历与交游的省思之外,本期刊物亦囊括了地理电影(Geocinema)等艺术家关于“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概念的研究与探索,并同时收录2020年秋冬季的六篇展览评论。
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的大流行似乎已经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人们在全球化加速时期形成的关于流动、旅行和社会交往的认知。在气泡中生存的隐喻变得愈发具象、可感。但气泡一定是自由的障碍吗?德国哲学家彼得·斯洛特戴克设想的由气泡组成的社会结构早在新冠大流行之前便预言了今天的社会形态。在这样一个气泡世界,每个个体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气泡,并以这种适用于自身的气泡去面对外部社会。气泡中的我们相互分隔,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便是气泡与气泡之间的薄膜。薄膜的共享让气泡们不得不处于一种共存关系之中。斯洛特戴克将这样的状态称之为“共存式隔离”。我们虽然彼此隔离,却共享这一层透明、脆弱的薄膜——这也是我们共同生活、相互依存的基础。当我们隔绝在彼此的气泡中时,个体之间共享的薄膜维系着我们的呼吸,让我们得以看见、感受和想像一个开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