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霜,《工作姿势》,2021年。 
详见LEAP 2024 秋冬刊《劳动时间》
+

2012年2月号

改版两年后,《艺术界》终于忍不住在2012年二月号绿色书脊杂志中回应了来自二线城市的呼唤,前往重庆和武汉这两个中国内地的大型城市,通过收集两地艺术生态的第一手资料,挖掘出两地相似的故事、命运和心态,这些因素也许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自己会更愿意留在北京。中版的其余部分包括与泰国艺术家、电影人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亲密对话,对台湾的新生代艺术家蔡佳葳创作的细致描述,对2011年艺术市场的“气象学”总结,还有两位纽约电影人对于已故的木心先生的深切缅怀,以及针对艺术家刘鼎的观念“胶囊”的扼要讲述。在上版,我们采访了策展人侯瀚如以及装置艺术家纳利·华德,深入探析了水墨画家郝量的绘画“世界观”,通过画家王玉平的自述了解了他对于技术的重视,还记叙了到法国南特市参加驻村项目的六位中国艺术家的见闻。 下版继续以批判的眼光观察纽约、伦敦、卡塔尔、卡尔斯鲁尔,当然,还有大陆本地的众多展览。

    CLOSE

      微信公众号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