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总动员: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珍藏展

杰里米·戴勒和艾伦·凯恩 民间档案 2005/2010 综合媒介 可变尺寸 展览现场 2010 上海民生银行美术馆

相对于2006年“余震”在上海的缺席,这次的“未来总动员”虽然姗姗来迟,但也满足了本城观众望梅止渴的愿望。展览的中文标题被翻译成“未来总动员”,传达的是一种老少咸宜、乐观却令人疑惑的信号。

与此呼应的是“未”展的开篇,安全,抑或者平淡得有些危险。入口处一张Damien Hirst的架上绘画作品《载脂蛋白色氨酸》(1994)兀自挂在墙上──似乎也隐隐交待了另一个信号:对不起,这里没有预期的激烈挑衅的(装置)作品!在Hirst的不远处是展览海报式的作品,Mark Titchner的《未来需要你的参与》(2006)。即便这件比Jenny Holzer、Barbara Kruger文字作品更具有时髦感和电子气息的灯箱,欲图传达某种艺术—市场—娱乐之间冲撞互赢的时代的召唤,但观者在此刻却将面对更疾速的频道转换,一转身便会淹没进Jeremy Deller和Allan Kane浩瀚喧闹的民间档案馆中。

Deller和Kane用七年的工夫收罗了来自民间各阶层的创作,这座庙会式的博览馆满目充盈着的条幅、玻璃展柜、摄影、录像、雕塑,系统地归纳了平行于体制外的民间声音。不论《民间档案》(2005)作品本身在社会学式调研上如何卓有成效,其庞杂的体量将美术馆一层大片空间囫囵吞下,显出了展览在策展上的缺乏节制──观众极有可能在为来自多间英国监狱里的创作叫好的同时,迷失在这不计其数的“局外人”作品之间,而截断了展览本身的上下文。

如果没有隔壁黑匣子里Steve McQueen、Douglas Gordon等的录像作品,想要解读这场英国当代艺术展览便得极大程度上倚仗二层的两间小展厅。这层齐聚了从Damien Hirst、Chapman兄弟、Gillian Wearing、Mona Hatoum到Wolfgang Tillmans、Anish Kapoor、Gilbert和George等英国当代艺术里程碑式的人物,这些名字就像搭乘着两节车厢的电车,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即使二楼的Hirst不过是一系列版画,但立在逼仄的展厅对岸的是Hatoum、Grayson Perry、Richard Wright等人的作品,这一连串密集的声部中间又安插了Anish Kapoor的雕塑《蓝色圣歌》(1983)。这里高密度的陈列与一层慷慨的空间调度形成了强烈失当的反差。当然,即便节奏失调或者阅读疲劳,二层仍是瑕不掩瑜的:Wearing、Hatoum、Tillmans、Julian Opie等人标志性的作品行之有效地连贯起了其他若干个性相对模糊的作品,从而勾画了一部关于YBA或者“特纳奖”等英国当代艺术关键词的wikipedia。

当然,展览对个案的轻描淡写足可见这部wiki的重点显然是一场形式上的点名,绝非再赘言描摹一次“余震”。三年前,展览“余震”契合了本地试图从YBA的成功里寻找参照系或者验证YCA(中国青年艺术家)可能性的迫切愿望。而“未来总动员”亲民的姿态不再关照本地从业者面对西方假想敌的焦虑;这类点名式展览出现在当下艺术行业再建新秩序的时刻,实则为今后可以预见的西方艺术大规模输入提供了一种语境上与信息上的软着陆。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的未来亟须更多的动员。     小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