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昱:回头
| 2010年08月01日
2 0世纪9 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社会与艺术现实的独特性是不少艺术家、策展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也有不少批评家指出这种创作和展览方式过于简单以及与现实主义传统的藕断丝连。近两年,北京公社的几个展览似乎力图推动一种新美学形式的发展,也从侧面印证了批评家们对中国当代艺术未来的期待。刚开幕的萧昱个展“回头”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实践。萧昱以人、动物为主题或材料的创作让人印象深刻,这使得他曾被看作“比凶”、“比狠”、“比酷”的代表性艺术家,对社会现实和道德底线的试探与冲击则是其创作所探讨核心问题。然而,这一次的创作和展览却让我们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他。
展览“回头”大量运用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材料——竹子,它们经过人工的扭曲、弯折后形成各种不同的、具有张力的形式,被置于经过刻意设计和装饰的纯白地板或墙面上。“竹子”是宋代以来中国艺术家最喜好的一个主题,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强烈物质特性的材料。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旨在说明它强劲的韧性。萧昱新作以人力强迫竹子处于一种弯曲至破裂,又即将反弹的临界极限状态,并将这种状态固定在展览空间中。一旦这种使之弯曲的外力加大,势如破竹乃是必然;一旦这种外力消失,被迫弯曲之竹必将“回头”,恢复其原貌。因此,“回头”一词,正是艺术家对自己所运用材料、对象柔韧特性的把握,并将这种把握化作了自己个展的主题观念。此外,这样一个展览对艺术家本人来说也具有转折意义。正如前文所谈到的那样,展览主题“回头”,意味着艺术家从他习惯的社会主题、问题的追问回归到美学层面的探索。
在“让生活更美好”的低碳时尚风潮下,竹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中国当代艺术之中,在萧昱个展“回头”之外,也早有大量中国艺术家运用竹子这种材料进行创作。然而,其“中国”烙印依然是很多作品立足之根本,尤其是在国外展出时,中国传统文化附加其上的文化价值与拟人意义总是被夸张、放大,导致无数人掉进策略化中国当代艺术的陷阱:“中国符号”不仅可以是平面再现的,也可以是物质材料的。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转向三维立体、物质材料的过程中,“再现”的思维仍然有效流行,这在2 0 世纪8 0 年代至今的很多装置艺术创作中司空见惯。那么,作为创作主题和对象的物质材料特性在哪里?这仍是中国当代艺术需要追问和思考的一个问题。事实上,在艺术作品关于“词”、“物”、“意义”等多重层面的观念网络中,我们的当代艺术并不是没有尝试,甚至其实验可以被推至2 0世纪9 0年代。隋建国19 9 6年创作的《殛》,用铁钉不断钉入橡胶板中,使得柔韧的橡胶板改变其物质属性,最终成为铁板一块。当然,隋建国这件从雕塑本体观念出发的艺术创作与萧昱的“回头”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创作中对物质材料自身特性的重视、对由物本身所升华出来的观念、意义的探索却同样值得艺术创作和批评去思考。 盛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