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女人现场”

文/Text: 郭娟/Guo Juan
供图/ Images: 展望/Zhan Wang 隋建国/Sui Jianguo 于凡/Yu Fan

隋建国展板的局部
展厅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空间内播放着中央电视台对于世界妇女大会的报道
展望的母亲收集了很多工艺品,作为“私人收藏”单元展出,遗憾的是这些物件在后来的运输中遗失了

1995年9月,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成为那一年中的大事件。除去世妇会本身组织的日程安排,大量与之相关的或官方或民间的文化艺术活动也在这一年相继举办,包括文化部和全国妇联组织的“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廖雯主持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方式”展,内地和港澳台女画家参与的“95中国女画家作品邀请展”等,其中也有一些名字奇特的展览及活动,比如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的“丈夫提名展”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女性文化艺术学社”召开的“女学者论武则天”研讨会。《美术文献》和《江苏画刊》等美术刊物也策划了诸如“中国女画家专辑”、“女性艺术专辑”等专题。在众多的展览活动中,“女人·现场”颇为别致,它来自三位男性艺术家,而他们现在也仍然在活跃地进行着创作。

1994年时展望、隋建国和于凡三人成立了“三人联合工作室”,他们同在美院的雕塑系,关系不错,加之年轻人热衷讨论,这个联合工作室成了当时他们交流的主要阵地。而在1990年代中期时,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艺术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介入社会,这也成为了“三人联合工作室”集中关心的问题。他们曾经就美院的搬迁问题做过展览,而随着世界妇女大会首次在北京召开,加之官方的活动众多,他们决定以此为题进行创作,于是在世界妇女大会的最后一天,“女人·现场”展开幕,展期仅一天。“当时想到的介入社会的方式就是根据一个社会事件去做创作,当然这个情况在后来发生了改变。”展望说。

由于官方宣传的女性形象皆是某一类型的“成功女性”,在彼时的语境下意味着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这一类的称谓和身份,“三人联合工作室”决定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平凡女性,他们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女性角色母亲和妻子,作为展览的展示对象。“女人·现场”在位于隆福寺的中国当代美术馆举行,展厅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房间内放置了一台电视,播放中央电视台对于世界妇女大会的报道;而在另一个房间里则是三个人的作品展板上贴满了照片和个人资料,包括隋建国的母亲和妻子,展望的母亲和前妻,于凡当时尚未成家,只制作了母亲的展板。他们将一个普通女人的生平像文献一样进行展览,同时样式看上去又很像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光荣榜。在基本的展览形态确定后,三个人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以何种划分年代的方式来阐述自己身边这位女性在1995年之前的人生:隋建国母亲的生平被分为“家庭与儿女”、“红色年代”和“生活,工作,孩子们”,因为他的母亲长年抱病,其中一个展板上密密麻麻贴满了病历;展望找到了母亲新中国成立前在济南读书的老照片,“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日记,同时他还发现母亲收集了不少工艺品小玩意儿和各类明信片,构成了“私人收藏”单元;于凡母亲的展板上则基本由各类奖状和荣誉证书内页填满。“三人联合工作室”其实并没有存在太长时间,三个人后来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对于“艺术介入社会”也有了与当时不同的见解,不过年轻时代的激烈讨论和共同参与的展览对他们来说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经历。

于凡母亲的展板基本由各类奖状和荣誉证书内页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