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汗建筑奖在中国

1981年10月19日至22日,阿卡·汗建筑奖第六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议题为“变化中的农村居住建设”,这个话题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具有先进的价值和意义。学术会议分为两个部分——实例研究和工艺技术资源:实例研究中的对象包括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乡村建筑、河南荥阳田六的窑居、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乡村的经验等,工艺技术资源单元中的议题包括“中国农村沼气的利用”、“农村地震建设”和“研究:泥土作为传统的建筑材料”等各个方面的研究。而与会者的身份则是从建筑师、规划师、建筑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到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回教专家和行政官员,甚至还包括了医生、作家以及清真寺的阿訇等来自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人士。整个会议的设置从学术研究延展到基层实践,视角非常多样化。

架在河上的“桥上书屋”

“一方面因为1980年的建筑奖强调农村环境中正在发生的变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的设计这一行业,在确定设计在解决农村问题所能起到的有关作用时,更不用说关键作用时,遇到了困难。”建筑史学家布莱恩·B·泰勒在会议的导言中写道。农村问题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一直是一个重大议题。很有意思的是,女作家/医生韩素音(Elisabeth Comber)也受邀参加了会议并且致开幕词,她曾经目睹过解放前中国农村的生存状况,虽然并非建筑界人士,她的经验却很鲜活,从“外行”的角度谈及能源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和教育问题等,沼气发电、赤脚医生、电视大学等尝试一度十分活跃。在开幕词中她还提到了“农民不愿意住高楼”的问题,“有2500年之久的旧庭院式房屋,外表美观,更受欢迎。”反观眼下的情况,不免让人觉得有些讽刺。

联系到1981年时中国所处的大环境以及阿卡·汗建筑奖的出处及关注范围,这次在北京举行的学术讨论会还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实际上它也真的并未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被记录下来,至少普通公众对它鲜有记忆,但翻看一下与会者的身份就可以发现,当时中国政府对于这个会议是相当支持的,参与会议的中方人员中不少人担任公职,如时任江苏省副省长和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的杨廷宝教授、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地震工程局副局长及工程师叶耀先等。布莱恩·B·泰勒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人口80%在农村,而且他们当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穆斯林少数民族,很愿意做东道主,就此课题召开国际讨论会。中国建筑学会是阿卡·汗建筑奖这次国际讨论会的联合主办单位之一。它再三强调,这个主题与其会员于19 78年起就接受的一些新见解相吻合,也与中国政府的政策调整一致。”

《变化中的农村居住建设》,内页插图

阿卡·汗建筑奖始于1977年,由阿卡·汗殿下四世创办,该建筑奖每三年评选一次,主要用来表彰那些对伊斯兰居住环境有所贡献的建筑项目。阿卡·汗殿下是穆斯林什叶派分支之一伊斯玛仪派(Ismaili)的精神领袖。18世纪下半期时,伊斯玛仪派精神领袖Aga Hasan Ali Shah从波斯王朝获得了阿卡·汗的头衔,成为阿卡·汗殿下一世。由于伊朗政局的变化,他于1848年移居印度孟买,逐步加强和信徒的联系。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伊斯玛仪派教徒的迁徙频繁,很多人从印度迁移到了东非。20世界上半期,伊斯玛仪派团体在阿卡·汗三世在位期间得到了很大发展,他着手创建了大量社会和教育发展机构。1972年,伊迪·阿敏(Idi Amin)上台,东非政局混乱,很多生活在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伊斯玛仪派教徒被驱逐,阿卡·汗殿下四世,即现任的精神领袖,动用个人资源为他的信徒在亚洲、北美和欧洲找到了新的居留地,由于教育背景和语言能力,这些移民很快地融入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作为一个社团,伊斯玛仪派教徒并没有一个国土和独立政权,他们分部于世界各地,建立起全球网络,生活在如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的信徒承担起帮助发展中国家同伴和促进社团的身份认同及生存条件的改善的义务,现在的阿卡·汗全球发展网络包括经济、教育、医疗、农村建设和建筑等方面的投入。


阿卡·汗建筑奖2010

2010年的阿卡·汗建筑奖颁发给了包括中国福建省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的“桥上书屋”在内的五座建筑。“桥上书屋”是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带领他的学生在下石村两座乾隆年间的土楼之间架起的一个桥上希望小学。李晓东设计的“桥上书屋”位于两个土楼之间,搭建在溪水之上。“桥上书屋”中包含两个阶梯教室和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意图为较为封闭的客家乡村生活提供一个具有社区文化中心功能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