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在空中: 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
2011年09月07日
|斯蒂文·霍尔接到第一个中国项目时,他在南京看到的是草木丛生的杂乱基地,没人拿得出一张清晰的地段总图。 最初的计划,这里将建造的是“艺术与建筑博物馆”。当天,他根据自己对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理解,画了一张黑白水彩草图。画里在黑灰色的层叠的山景前,有一个好像玩具魔棍一样扭转着的奇特白色建筑。那时,是2003年,他把一切都写在了日记里(《中国随笔─斯蒂文·霍尔手记》,2007年1月发表于《世界建筑》)。
有关这栋建筑的全部设计,他已经想好了,让这栋建筑从空中升起远眺南京城墙,城墙的炭黑色要成为这栋建筑庭院的色调,也定下了南京被毁掉的老建筑将在此处重新得以利用,收集来的旧灰砖将“在以柱子为模板浇筑起的混凝土墙之间,形成人字形的庭院铺地”。 霍尔以往的不少建筑都带有穿梭的曲折空间,置于呆板的立方体体块里,往来穿梭形象怪异像连通起来的奶酪洞, 他称之为“纠结的体验”(Enmeshed Experience),视觉、触觉都在随着身体的移动而变化,空间不再是纯粹的简单几何形状,而是出现了复合、层叠、绵延的杂糅甚至暧昧的形态,听上去像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移步换景”。
四方当代美术馆的设计,体现了斯蒂文·霍尔一贯的建筑主张,他很干脆地把“纠结的”空间单独拿出来架到空中,加上他所喜欢的端头大窗和长长的楼梯,地面上形状特别的水池提供更多虚像反射,让空间体验进一步复杂化。
可惜,整个建筑似乎更像一个造型意识过强的模型,霍尔曾经一再推崇的具有开放和不明确的“弱的意象”的“弱化建筑”在这里变成了很强势很具体的形态,不再是披着理性皮毛的感性,反而流露出感性暴露的癫狂。这栋白色的建筑像长着独眼的巨蛇,飞在南京的山景前,显得突兀,带着过于夺目的侵略性。斯蒂文·霍尔对南京被破坏的古建筑有着怜悯和同情,却忽视了四方美术馆所在的自然景观。我觉得,他误解了中国画散点透视最重要的一点。这种透视技巧从来不是为了表现建筑,建筑没有自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