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设计博物馆

“贫困设计”是邱志杰和中国美术学院贫困设计课题组在2006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底层人民为解决生活需求,随机进行的设计和制作行为。

2006年上海双年展期间,邱志杰摄影课上的一个学生拍摄了一张照片—一个小板凳安放在小摩托车上,变成了一个简易的儿童坐椅,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很有趣。2006年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恰好是“超设计”,照片里几乎称不上是设计的民间发明却比专业设计显得更有活力。邱志杰认为现在的设计过度重视视觉和身体的舒适,而不是“生活的合理性”。他鼓励学生将这个主题作为毕业创作。在接下来的教学里,邱志杰将这个作品的想法“扩大化”,变成了他带的中国美院学生的一个集体创作,并称之为“贫困设计”。

“‘贫困设计’的创作者和使用者属于相对低收入阶层,受教育程度也较低。他们的创意和制造行为具有实用性高、廉价、因材施用、因地制宜的明显特点,同时也能够蕴含其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些创意和制造行为编织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模仿、挪用和改造比比皆是,很难明确确定原始的创意者。”这个课题的研究是一个双向的工作,学生通过调查不仅了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也从他们自发的设计中得到启发;接下来学生将设计回馈于受调查的群体,其中有面向个体和家庭的“针对性贫困设计”,也有为社区提供“公共艺术”。在评价作品的阶段,他们设定了五种指数用于评判作品:创意度、实用性、廉价性、美观度、可推广性。其中创意度和实用性所占比重最大。

2007年,邱志杰带领学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贫困设计博物馆”的理念,并组成“中国美术学院贫困设计课题组”,成员来自中国美院综合艺术系、媒体系、工业造型系和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展开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对相关现象进行采集、访问、分析和研讨。2008年,在广州三年展的“黄山会议”上课题组公布了他们的调查结果。2008年6月,“贫困设计”以一个“样品屋”的形式在广东美术馆展出。2010年4月,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两个年级的学生在北京展开“贫困设计博物馆计划”调查,由邱志杰主持,分别对东城区(老城区)、崔各庄(城乡接合部)和62路车沿线(大型城市住宅区)三个地块展开地毯扫描式采集和调查,这也是到目前最为深入和广泛的一次行动。“贫困设计博物馆”此后的计划中还包括在不同的城市展开调查,甚至远及纽约,并邀请设计界人士参与讨论。

这个仍在进行中的项目正在不断地完善其工作方法—更加有效的社会调查方式和更有想像力的创作方式;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和问题也带动了思考。这样的实践对于艺术院校内的教学来说亦有影响—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在发生变化,从以前工作室惯常的购买材料的方式到开始着眼于身边物品—达成在教学、设计和艺术创作之间的滑动。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起初学生参与项目时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奇观性”,这种倾向慢慢发生转移,回归到最基本的需求,这也影响着他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观念。

2008年6月,“贫困设计”以“样品屋” 形式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展览。

方法与过程

第一阶段

课题组成员进行采集,包括拍照、登记、收集实物、创意者和使用者的访问。并对物体进行分类和编号。每人每天完成采集物品调查表和问卷十份,以及采集物标本绘图十幅。结束时组织参与学生进行“十佳贫困设计”评选。

思考题
贫困设计是否一定与购买力缺乏有关?
民众在进行贫困设计行动时是否考虑审美因素?
量产的产品和贫困设计是什么关系?

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参与者每人完成关于一个物品的深入采访和采集,同时撰写对于贫困设计的论述文字1000字。

调查一个普通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用文字、声音、录像手段记录。根据调查对象的需求,调查者为其设计并制作一个自己的“贫困设计”作品—即“针对性贫困设计”,提供给目标对象实际使用,并收集对象反馈,记录过程。

该阶段结束时组织一次“感动人民奖”评选并讨论。

思考题
追求趋同(体面地生活)和追求不同(展示巧思)在各种人群的理念中如何平衡?
实用品—废品—化废为宝的贫困设计品—艺术品,这些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
“自己动手”在什么情况下增加作品价值?

第三阶段

每个调查者针对一个社区,走访社区中的居民,获知居民对艺术的观念。每个调查者就地取材,使用社区中的废弃物,或者从社区居民手中获得免费的材料,为社区居民设计一个“贫困公共艺术”。创作者必须说服当地居民接受其“贫困公共艺术”的存在,收集他们的反馈,使他们承诺参与作品的长期维护。参与者要在日后的适当时机对社区进行回访,了解其作品的后续状态。

思考题
普遍存在的贫困设计活动是否为民众接受艺术品提供正面支持?
公共艺术的条件是什么?
贫困设计物品为什么具有感人的力量?

第四阶段

课题组将公开组织贫困设计研讨会,邀请设计界人士和贫困设计的生产者、使用者们对话,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论梳理。随后形成一个现场艺术表演计划:“贫困设计物体剧”。

2010年5月底,“信箱船” 在北京建成下水。

公共计划:“信箱船”

背景

在2010年的调查中,鼓楼组调查和收集的主要场所是北京老城区,人们的生活相对稳定和满足。老百姓们用生活的智慧和热情动手做些小物品,这些东西其实未必是必需品,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乐趣和幸福感。

过程

经过采访和讨论,调查组罗列了当地居民的需求—他们的近忧远虑集中在拆迁上。调查组对废墟、门牌号这些形象都感兴趣,邱志杰列举了当代艺术中著名的拆迁作品,要求大家寻找门牌号的替代物。调查组决定使用信箱:信箱亭子、信箱纪念碑、信箱钟鼓楼⋯⋯邱志杰问:“你们这里最明显的公共场所除了钟鼓楼还有什么?”大家说:“后海”。最后调查组决定做一艘信箱船。

实施

在邱志杰工作室制作木船龙骨以便钉上旧信箱,同时由学生们开始收集木质信箱。由于信箱数量不够,又要赶在离京前完成,他们企图用旧木板进行伪造,结果感觉完全不对。经讨论后调查组认为,采集是这个作品内在生命的一部分,不能丝毫作假,于是众人在网上订购了一批高质量的铝合金信箱,和居民家的信箱交换。交换采集工作一直持续到调查组离开北京之后,采集范围也扩大到了杭州和学生们的家乡。2010年5月底,这艘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旧信箱钉成的木船在北京建成和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