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海市蜃楼
| 2012年04月17日
蔡国强的创作常常跨越奇观和意义之间那条令人不安的界限。此次他在多哈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颇具影响力的个展取名为“Saraab”,阿拉伯语可译为“海市蜃楼”。“海市蜃楼”,还有他的“爆炸事件”对于附近的沙漠而言都是合适不过的典故,但它也无意中说出艺术家在作品中对符号系统大量使用造成的那种效果。
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委托蔡国强新创作了七件大型装置系列作品。除此之外,还展出了艺术家更早的一些代表作,再次梳理了艺术家创作轨迹。此次展览从材料探究的深度来看,是理解艺术家作品的绝好机会,也正因对材料多方式的探究使得蔡国强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
蔡国强的装置新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在一间大屋子中放置着几只传统的海湾木船,由于房屋内雾气弥漫,让人不禁觉得木船停泊在人工湖上;另一件装置作品,饱食的猎鹰拎起一只毛骆驼(或正袭击着它);还有几件火药与各种物体互动的标志式的大型作品,包括一件长幅作品《脆弱》。在这件作品中,蔡国强摒弃常用的纸张转向瓷砖,其表面被点燃是阿拉伯书法形状的火药。这件作品的巨大、材质及它们身上附着的意义创造了作品的象征性,多重与密集的意义产生了一种过度刺激的感觉。在这里,艺术家把在历史上是从他的故乡泉州出口的产品白瓷雕刻成连续花纹的样式,火花溅射出的踪迹在上面一一显现。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端,曾接待过许多阿拉伯地区的人们。蔡国强记得在泉州的墓地,墓碑上出现中文字或者有阿拉伯语书法的几率是一样的,而散落在博物馆的入口处的大石头复现了这一画面。观众以不同的路线穿过岩石,为建筑内外建立起弥合差距的桥梁,石头上还有从墓碑上移刻来的文字:“所有住在地球上的都将灭亡”,“每一个灵魂都应品味死亡”,“作为异国者死去,死如烈士”。肃穆的墓志铭使得展览建立起一种在中国与阿拉伯地区之间的去国与思乡之情。
很明显,蔡国强的作品是深刻而广泛意义的体现。作品中突出反映了当地的国情,并结合行为阐释它们的相关性。同时,他烟火作品的巨响和闪耀为“易懂”这一艺术经验提供了即时的满足感。
但蔡国强作品中的这些元素间的平衡如何对观众产生影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黑色仪式》这一爆炸性事件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一方面,爆炸出的形状,如环形、金字塔形、彩虹形以及叶片状,但这些形状的精准否认了它们每次显现的短暂,隐藏了一道道烟雾迅速消散背后暗含的超验意义。另一方面,在整个事件中,烟花定期显现,观众倒计数并“惊呼”,单调重复,周而复始。
“海市蜃楼”广泛引用历史和仪式以及制造出的暧昧关系的景观,为作品集结了多种联想途径,但其所负载超饱和意义也可能导致一种倦怠感。虽然,展览在纯景观和纯意义的角度都可供欣赏,但壮观场面的能量却很难抵消这种倦怠。 爱德华·桑德森(由晏燕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