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浩:就势

《内部:形意之二》,2011年,纸上铅笔裱于铝板、亚克力、木,120 × 240 × 8 厘米

艺术创作中使用老的文件、物品,这些有形的东西;或者老的记忆、形式这些无形的东西已经不新鲜了。许多艺术家着力于从中发现一种古与今的差别或辩证关系。而今次,洪浩的作品虽然也在沿用老物,却与上述经验无关。

他的创作有所衍进,并进入了一个新的样态,这一特点可以清晰地从本次个展看出来。洪浩一直具有的嘲讽与娱乐精神仍然存在,然而以指向对物形本身的近哲学化的思索,或者说以一种更抽象的方式藏匿于作品中。他更为关注东西作为图形和物件本身的意义。比方说,在一种非常图形与抽象化的思维方式中,他做了一组难解的作品。他找到很多老的物件,比如镜子、肥皂盒等物,将其平铺在可以包容其外形的旧纸张上,然后在这些纸上勾出这些物形的线条。用的呢,也就是最常见的圆珠笔或铅笔。如果非要对这件作品做出智性的解释,自然是可以的。然而,倒不如说观众可以从中感觉出洪浩本人面对这些物件时,思索拿什么拓印时的玩乐状态。那件物与那张纸或纸上原本拓写的内容毫无逻辑上的关联,二者间仅有的联系在于形态,后者或可包含前者。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物的、强解只会令人好笑的抽象逻辑,但洪浩却指出,这里存在一种逻辑—物形之间的逻辑。在这里,洪浩从早期对实在界的戏谑与嘲讽,转而到更纯粹的形式上的考究。而这种考究又并不是“非物”或“反物”化的,而是“借自物”和“关联物”的。这种对物形的玩味近似调侃式。

同样,日常物一直是他偏好使用的材料。比如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地图。不仅是地图、票据和文件这些老印刷物,他还搜集了大量的私人信件或手写材料等其他的,无论代表公私的纸样。在本次展览的另外一批作品中,洪浩认真地在这些纸件背后填涂,一笔一笔描绘,使痕迹清晰可见于纸样的背面。在背面能看出什么?字显得“力透纸背”,在学校教育中,这意味着“决心”与“意志力”。而洪浩的反写,不仅令字丧失字的原意,成为单纯的几何体,也在玩笑这种书写的价值观。同样,在文学里,反写有反向书写的意义。而一旦“反”字出现,在很多情况下意味着一种对抗的姿态。陈列在展厅中的大量纸样里,几乎没有一张是正面视人的,洪浩迫使观众看着背面。为什么要看向背面呢?地图反过来了,我们站在世界的背面,东与西的对立有了隐喻上的置换。国家之间疆界犹存,却以滑稽的方式向对立移动。

洪浩在这次展览中,以简洁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出一种玩味物的思路。这种思考方式是富有哲学趣味的,艺术在这里显得轻松和聪颖。连展题也像是洪浩对观众们开的委婉玩笑,明明是逆着来的,非称为“就势”。 刘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