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

何岸、秦思源、张慧,《一次》,2013年 三频高清同步循环录像,6分5秒
何岸、秦思源、张慧,《一次》,2013年
三频高清同步循环录像,6分5秒

一旦一位艺术家决定与另一位共同创作,就得承担失败的风险。两颗独立的头脑碰撞出的可以是不和谐的、相互破坏的,也可以是和谐的,互补的。理想状态下,后者是可以达到的—两个人的智慧加起来总比一个强。而展览“一次”就是由“三个诸葛亮”合奏出的和谐旋律。

这个由秦思源、何岸、张慧三人合作的“一次性”项目,尝试将三名有独特实践的艺术家融合在一种对他们三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媒介中—影像艺术。合作的结果是在“唐人”巨大的主展厅中的多个屏幕上循环播放的三频高清同步录像。其中第一部以慢镜头播放一名扎马尾辫的女子在一个晦暗、空旷的工业空间中以果断的节奏做着自由搏击的姿势,镜头最终在她写着漫无目的的暴力的脸上凝固。第二部是一系列连续播放的静帧,显示一只手不断从钱包、女包、背包中取出东西。第三部是两个从头到脚被布裹在一起的人,跳着似乎由气功启发的演绎性舞蹈,他们镶着银边的轮廓只在很偶然的情况下从一片漆黑的背景中浮现。这部录像还伴随着展厅中唯一的音频:起伏不定地掠过的小提琴声,偶尔出现的高瓦数的电子脉冲,机智地打断视频的连续性,这时看到的是一个男人的脸—他的眼和嘴都被纸上画的眼与嘴覆盖着—在一阵阵有穿透力的强光中时隐时现。整体来观看,三个视频之间仿佛在表演一场缓慢的同步舞蹈,它们似乎是一次抛弃个体独创性的坚决探索。

集体创作的美学是否在本质上有别于个体的?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是这样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谙熟这些艺术家的个体实践的观众,这次合作带来了一种神秘的气氛。(依据我们自己的主观经验,相对容易识别出个体创造的机制。)谁创作了作品的哪部分,依据怎样的程序?在此,好看与策略达到了平衡—观众可以脱离自身的认知,选择从多个入口进入一个平行宇宙中—三方潜意识的诗意总和。不幸的是,艺术家们并不仅仅满足于此。

展览的第二部分包括了三个更小的空间—由主展厅墙上的小型电视机提示—内容是受合作录像启发从中提取元素而进行的独立创作。虽然有对这些个体作品的专门阐释,但它们的出现本身还是给人一种多余的印象。三人合作的录像已经具备了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连贯性,因此观众不免挠头困惑:为什么要把这三件装置硬塞进展览中而破坏这种连贯性?

官方的解释是:艺术家的合作并非本次展览的实质核心,真正的核心是那“赋予艺术家进行新发现的潜力,并不特指发现群体的创造力,而是获取某种能够反哺自身实践”的“间性空间”。只是,这种逻辑却恰恰被独立作品本身的属性所击败。因为无论从形式、媒介、空间布局等各个方面,每一件作品都是如此独特,犹如艺术家本人的指纹,因此所谓的“反哺”至多是对某种视觉线索的提取。

终极的奥秘在于:究竟是谁决定展览应包括这些个体的作品?从观众的角度,两个可能的答案都会令人沮丧。第一个是艺术家个体无法从自我中抽离。但三位艺术家应该清楚,正是因为合作构建出了一个自足性的作品,他们才会出现这样巨大的干劲。所以,这只能是某种深思熟虑的结果,是无处不在的商业系统的要求—画廊展览必须包括更容易出售的绘画与装置。然而,三个人合作出的主旋律其实盖过这个“老大哥”的伴奏—商业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