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睿:光的困境

李姝睿工作室  Li Shurui’s studio 摄影:李梅 PHOTO: Li Mei
李姝睿工作室
Li Shurui’s studio
摄影:李梅
PHOTO: Li Mei

艺术家李姝睿的“光”系列绘画作品在视觉图式上已经找到一种相当合理的表达,甚至画面显得有点过分熟练,从2005年李姝睿创作的一张名为《光》的作品开始,至今已过去十年,这张作为“光”起点的作品对李姝睿而言是里程碑式的,她曾经谈到:刚从美术学院毕业的时候来到了北京当一位艺术家的助手,那时候发现了画什么并不重要,于是开始创作《光》。这张作品似乎描绘的是太阳的边缘,从内到外按照色谱的补色原理填充,从而制造出强烈炫目的幻觉。和西方欧普艺术精于计算地制作出视错觉的过程不一样,李姝睿第一次对光的描绘似乎出于本能,这种本能一方面来自对学院写实体系的反抗,更重要的是来自当艺术家助手过程中的切身体验—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在作品中获得的生理反应。这也奠定了之后李姝睿的创作基调,她的大多数作品都在探讨身体在空间中的本能反应。

当观众站立在李姝睿巨大的看似没有内容的“光”点喷绘作品前面,除了某个瞬间产生的视觉晕眩感,他们只能凭借自身的知识和经历去进一步想像性地理解这件作品,迎面而来的是审美问题—除去作品的现场视觉经验,观众还能获得什么。“光”系列事实上在十年间是经历过几次进化的。在早期的创作,大多数的画面是艺术家把随手拍下来的LED灯局部描绘出来,画面中的闪烁的灯光前面还可以发现人的形象,带着叙事性的画面其意义的指向是相对明确的:迷幻、闪烁的画面是都市文化的诗意表达;很快,李姝睿把写实的元素进一步简化成几何光点,也许这时候的画面更接近大家熟悉的欧普艺术,但李姝睿画的光还是带着强烈的情绪,她的绘画总能让空气中弥漫着都市的轻快节奏,这并不是通过精确和理性的计算的欧普艺术可以表达的效果。

“单子论”展览现场,2014 Courtesy of White Space Beijing
“单子论”展览现场,2014
Courtesy of White Space Beijing

李姝睿的喷绘作品在关于中国年轻一批抽象艺术家绘画的讨论中,被认为并不能放置于中国八十年代初开始对形式美的诉求而产生的抽象艺术来理解,而更多的是一种当代艺术意识与对人道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反思1。李姝睿对此抽象艺术和绘画的认识是理智的,关于光的绘画只是她实践的一部分,在如何从平面的视觉体验向空间感知转化的过程中,她一步步将作品中的可以被解读的文化符号和叙事性剔除。创作于2008年的《一个叫做电梯的房间》,艺术家收集了一个废电梯,在里面排满了日光灯管,光从电梯四周的缝隙泄漏出来散落在黑暗的房间,这一场景直接切割自李姝睿生活经历中的一个细节,至此,尽管艺术家认为作品更重要的是光从电梯中泄漏出来引起观众的窥探欲望,但作品从材料到观念还是充满现实的气息。2011年李姝睿个展“庇护所:所有的恐惧来自于世界边际未知的闪烁”是一件巨大的舞台装置,高5.5米,由104件绘画相互拼接而成,远处的灯照射着正面的绘画,巨大的装置像教堂的穹顶一样,半开放式地迎接着对面的观众。这件作品彻底失去了可以阅读的语境,只剩下身体的体验,无意义的光点绘画被转换成装置表皮让整个作品只剩下一种模糊的仪式感。李姝睿似乎正在尝试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它在形式上是立体的、空间化的,它取消作品中意义对观众的束缚,同时也造成另一种对作品的理解障碍,迫使观众不得不去关注作品为身体带来的体验。

在最近的展览“单子论”里,上述的实践思路更加清晰,我们既不能从“单子论”这样的标题或主题论述中得到作品的意义,更加无法从展览的作品中获得“意义”。展览中“灯光系列”是三张创作于2008年,却未实施的个展计划的一部分,原本计划挂在墙上的展示方式现在成为三幅巨大的绘画空间装置竖立在空间,在这三个装置的正对面是一张名为“脆弱的黄”的作品,这一组作品所带来的感受并没有在程度上超越“庇护所:所有的恐惧来自于世界边际未知的闪烁”,可以预见到的是艺术家对空间的使用越来越熟练。另一个展厅所展示的作品《Sharp》,是一组57件形状各异的几何形金属雕塑,它们散落在刷成白色的地面上,灰色几何形状的金属,边缘喷绘的亮色在灰色的金属上显得特别锋利,这是一组更加大胆的尝试,艺术家把长期研究的光也舍去,只留下满地漂亮的碎片。李姝睿意识到现实主义的实践方式在中国的泛滥和局限性,十年来按部就班地研究如何将光的视觉感受从平面转变为空间感官体验,当然,她也知道一个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作品走向极简主义的危险,这也许是她未来最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