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颖与中国第一代的网络艺术
2015年03月12日
|文 / 陈秀炜
——尽管互联网作为一个社会运动的功利性场所始终被检视着,但它同时也是一个个人与集体表达社会问题的文化空间。
作为中国Y一代的艺术家苗颖,出生于对数字媒体和未来科技充满期许和乐观的上世纪80年代—起先是空调和微波炉,继而是个人电脑及互联网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小康家庭。尽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上网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网络一时间成为年轻人中的热门话题,也很快在2000年后变得司空见惯。90年代末还存在着一种真正的网络匿名化—借助聊天室与电子布告栏系统(BBS)交流,互联网用户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实时对话,并能随时中断对话,并几乎瞬间的离线消失,这在今天的社交媒体一代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令苗颖觉得互联网最为吸引她的一点。
苗颖是中国美院新媒体艺术系的第一届学生,与艺术家陆扬同师从于中国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先驱人物如张培力、耿建翌等人。新媒体艺术系的学习内容涵盖了从摄影、影像到动画及编程等多个专业领域,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新的途径,将对技术技能的追求转移到对个人创造性的培育上。这段学习对苗颖日后的创作极具启发性,2007年毕业之后,苗颖又在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电子综合媒体艺术系继续深造。
2006年,博客及谷歌阅读器中订阅rss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苗颖在博客“无聊无聊”中一篇文章的启发下创作了《盲点》(2007),这是她第一件直接与中国互联网状态相关的作品。苗颖在毕业创作期间针对“网络防火长城(GFW)”编写了一套审查系统禁用词汇的完整列表,其方法是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全部词条按拼音顺序逐一输入Google.cn进行搜索。这份耗时3个月完成的列表,最后变成了一个以扫描被禁用词汇构成的“修订版”,首度于2010年在美国展出。同年,搜索引擎谷歌中国因网络审查退出中国市场。
2014年上海视界艺术中心的苗颖个展“吉福岛”中,作品则以一种低保真的视觉元素,以及对当代数字文化的自嘲和诙谐的解说,展现出其独特的“中式网络”美学及幽默感。在《局域网情诗.gif》系列的GIF动画作品中,苗颖将中国网络审查被屏蔽的网站,如谷歌、脸书、YouTube、推特的截屏图片覆以本土网络流行的段子情诗,这些三维立体文字伴随着莱昂纳尔·里奇的《你好》在屏幕上滚动,意在借用这首歌曲中众多的网络“模因”,以及基于这首歌曲MV中情节而衍生的其他作品。MV中讲述了由里奇扮演的艺术老师与他的盲人学生相爱的故事,女孩凭借想象塑造出了一个逼真的里奇头像的一幕也同样激发苗颖创作了另一件作品《你等的是我吗?》,无法打开的YouTube页面恰好是对中国内地互联网用户与防火长城关系的微妙讽刺—也如同“盲人摸象”的谚语,渴望着翻越不可见的墙,到达不可到达之处。
这种拥有口水化的幽默、浅白的意象以及对现成材料的混合叠用特质的网络“模因”,使其得以在政治与社会批判,尤其是在互联网审查的语境中畅通无阻。苗颖在“网友网”的线上展览“……好爱,感觉不会再累了”,标题被冠名在“与此同时,在XX中”的模因则来自于一系列特定地点的诡异意象。6件基于网络平台展开的系列作品,包括3件GIF动画和与网络环境有关的3个帖子。中国的互联网远非一座封闭的荒地,而是在其独特的局限中兴起并成长。
苗颖的实践,特别是她基于网络的创作,令中国以外的用户得以用一种轻易且幽默的方式一窥中国的网络长城防火墙之下的生活。《iPhone垃圾》(2014)即是受到视频共享网站“哔哩哔哩”中的“弹幕”(用户在视频播放过程中进行的实时评论)启发:评论文字会叠加在画面之上,而最火的视频中甚至会被弹幕铺满屏幕—评论变成了视频内容的一部分,为观众创造出一种共同观看的体验。这种信息过载的技术也是苗颖创作实践中的灵感源泉—或是她口中的“脑洞”或“脑补”。“脑补”来自日本动漫亚文化,指通过使用意志力而令梦幻般的事物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在中文中却有一个更普遍的意思:“纯粹的幻想”。另一层面讲,“脑洞”也象征着大脑中必须用想象力来填补的一个空隙,一种中国互联网特殊的幽默与性情。
互联网既与日常生活相对,也与之平行。苗颖说,“‘第二人生’是一个没有目的的游戏。当人们聚在一起参与到游戏中为其制定规则时,你便可以扮演任何你想做的人。建造东西,交朋友……但这里没有任何更大的目标,也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从某种层面来说,这就如同网络本身。我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与任何感兴趣的人或物互动。”—然而正如她所强调的,“我们需要提醒自身作为艺术家的责任,而且事实是,最成功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网络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尚不存在一个坚实的空间,在某些方面,它仍然独立于当代艺术的保护伞外。尽管越来越多的前辈艺术家如曹斐,以及如阿斯巴甜这样的新形象已经开始探索这个领域,然而在普及推广上仍有延迟,整体滞后于全球网络艺术的发展。苗颖相信未来中国的网络艺术是有希望的:尽管Y一代的怀旧情结常传递出一种消极感,然而我们会在更加自如和无忧无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 0后甚至00后一代艺术家身上看到这一类型艺术的发展。因为反直觉地想,他们会缺失对某个时间段的经验和记忆—那个互联网技术无法访问的时刻。
(由刘溪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