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就是行动的开始|世界砼

成都那特画廊
2014.12.20~2015.01.30

北京拾萬空间
2014.12.21~2015.02.28

余极,《绝对是》,2014年,纸本丙烯,40 × 50 厘米
余极,《绝对是》,2014年,纸本丙烯,40 × 50 厘米

“无聊就是行动的开始……”和近期的“世界砼”,在策展人鲁明军和鲍栋所策划过的展览中或许都不算太显眼。但这两个展览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些共性:都是规模不大的群展,也不再是宏观论述出发,转而以相对微观的角度入手(一个抓住概念、一个抓住材料),更注重呈现艺术家们实践的丰富性,挑选的作品也大多是艺术家已有的作品,或者有过的方案。当然,它们都和展览提出的论述点有所关联—论述点,也不再是策展人在自己原有的知识脉络里推导出来的,而是在和艺术家的日常交往中,自然交流出来的:鲍栋在一次和艺术家的聚会中,通过一个聊天的话题发现在场的三位艺术家都用混凝土做过作品,但似乎又没有专门的展览对这种创作进行呈现和比较,“无聊就是行动的开始⋯⋯”这个题目来自鲁明军和艺术家龚剑交流时,龚剑对汪晖的著作《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的引用,继而从书中对鲁迅笔下“精神胜利法”偶尔失效的瞬间的阐述,推导出对“无聊”这个概念的论述。

相较于以往那些更强调以策展人知识建构为主导的展览来说,这两个展览在思考、组织和作品选择上,更重视艺术家的感受,也极大地开放了艺术家对展览建构的参与。展览通过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双向互动建立起来,形成展览的交流和讨论过程更加日常化。策展人也不只是从知识的角度开始工作,增加了不少在艺术系统中工作的现实感。不论是“无聊”还是“砼”,作为并置艺术家作品的背景,加强了艺术家创作之间的相互比较,使他们各自的创作状态、脉络以及特点里更加细微的区别,变得可见、可感:廖国核的“坏画”,挪用粗俗图像和恶趣味语言所透出的无聊感;对比着林科把使用电脑的全过程视频记录下来,直白展现网络生活里那并不枯燥的无聊感;一旁又是龚剑时长93分钟的录像:非常琐碎把朋友婚礼、与左派聊天、云南酒吧里夜生活、一个在街上抓鬼的人、海神庙的祭祀等等随机拍下的觉得有意思的视频素材,串烧在一起⋯⋯

世界砼展览现场,2014年
世界砼展览现场,2014年

相比而言,这样的策展工作,比较容易让观众进入对艺术家和作品更细节的感受里,也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但是,把有所关联的创作,放在同一个背景下集中展示,让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主题更丰富和深入,还会使个体差异更加凸显。而艺术家个体辨识度的提高,显然是以交换价值为存在条件的流通机制所乐于看到的。这就有可能使得展览在概念上所渴望的实验和行动,又回到了对个体差异进行认定和欣赏的层面。当然,必须要承认,对比依靠空洞的话语撑起一个展览的工作方式,当前的策展,无疑是反思之后的结果,也是策展更加专业化的体现。但它也必然加速艺术体制的稳定,这又会推动更年轻一代艺术家创作面貌的趋同,而随着当代艺术创作相似性的增加,反过来又大大增强对这种人性化的、细腻、专业类型的展览的需求—形成不断累积的循环。

如果策展更多地成了为艺术体制提供专业服务的工种,我们既可以说这是行业稳定之后必然带来的产物,同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行业体制走向稳健,但同时有可能丧失活力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