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库普兰:数位损坏

道格拉斯·库普兰,《活着的网络》,2015年
道格拉斯·库普兰,《活着的网络》,2015年

近六十件库普兰创作和收集的作品被排放在八间展厅里,人手一本的导览手册含括与此次展览同名的杂文、小说选集 “Bit Rot”中的段落。选集收录了近年来47篇库普兰在形式和内容上极其丰富的文学创作。

道格拉斯·库普兰,《21世纪标语》
道格拉斯·库普兰,《21世纪标语》

书中库普兰描述了未来App“Workr”和“Yoo”,它们通过收集大数据来重新整合个体的自我认知;他也通过各类逸闻趣事,诙谐地揭示了网络、搜索引擎挑战“智商”的原始定义;电子设备的发展影响着当代审美与亲密关系;网络在质量、数量与速度上带来的无懈可击的数据使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同质化。库普兰曾提到“写作在时间中发生,艺术在空间中发生。”两者存在于不同维度的特质在此交汇,作品成为文本最佳脚注。库普兰制作了一幅以原点为基准的模糊照片(2015),这幅冒牌的描绘世贸大厦的跳楼者的照片只有通过iPhone手机摄像头才能被清晰地用肉眼看到。由此,库普兰揭露了肉眼——自然,与摄像头——科技的阶级化。对“目击”资格获得的前提不再中立:只有在科技的辅佐下,观者才得以在作品前握着手机,变成隔着屏幕的、具有讽刺意味的“目击证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活着的网络”(2015)是一件将“网络索搜”变为实体模型的大型雕塑装置。其中,枪支、防火墙、人像等各类物体不地停无序地移动、碰撞,令人感到荒谬又惊悚。在这里,库普兰提出的疑问与其小说相重叠:网络搜索的游戏规则是否折射出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多少商业、政治利益在内化于拥有混沌表面的系统中?这个系统怎样异化人类大脑的思索方式,挑战着现代逻辑?

道格拉斯·库普兰,《CMYK头像》,2015年
道格拉斯·库普兰,《CMYK头像》,2015年

这些重复发问不是陈词滥调——当直视雕塑中的诡异人像,或被机枪瞄准时,观者身体、情绪的反映在有限的空间里聚焦、快速引爆,与观者站在“诗人”面前的踌躇相似,库普兰的艺术作品在展览中延伸了其语言的疆界。

鹿特丹魏特德维茨当代艺术中心
2015.11.11~2016.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