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辉:作曲家的面具
2016年03月23日
|杨嘉辉是一个类型艺术家:他的每项创作都基于他作为一个作曲家所接受的训练,这种工作方法在今天多学科背景的艺术界愈发少见。杨嘉辉极具挑战性地融合实验音乐、声音艺术和当代艺术,获得了罕见的成功。不管从外界反响还是作品内在严谨度而言,2015年可谓他的创作爆发期:先是赢得了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宝马艺术之旅”奖项,再是与提姆画廊合作完成了首次纽约个展。且不论那些音乐极客背景带来的技术宅实验(比如一个iPhone管弦乐团),在这些场馆展示的作品,哪怕从批判的立场来看,都算得上他迄今最好的作品。他擅于将作曲作为打破历史和日常权力结构的工具。
在新作《夜曲》(2015)中最能体现这种新的方向变化,展现出其中居于核心的复杂政治考量。这件为他赢得宝马奖项的作品随后又在画廊中展出了加长版。杨嘉辉在展厅中设立了一个私人电台及一个拟音表演台,现场表演了模拟的战争音效,为录像重新配音。录像片段选自公共平台的线上播报,集中于美军在中东的军事行动,涵盖了伊拉克、叙利亚及巴勒斯坦地区的夜间轰炸航拍及其他军事进攻录像,意图缩短这些地面行动与媒体公开展示间的距离。或许可以推测出他对无人机战争的兴趣,可能一半源自它的暴力本身,一半源自于它的技术异化——杨嘉辉利用媒介的两面性完成了人道主义的政治参与。
这种对暴力的表达以及对暴力媒介的模拟在作品《研究草图》(2015至今继续)中得到拓展。该作品是一系列借用音乐符号的图像语言来完成的绘画,用以描摹被他称作“历史枪械”的声音。观众或许会将这些图像视作理解其拟音作品的指南,或者是拟音表演的事后草图,但将其想象为同系列中独立的新作品或许更为有趣——这张描绘的是革命战争中的炮火,而那张是摩哈赤战役中的骑兵冲锋。它们是丰富的副文本,用以强化杨嘉辉的现场表演,并使其多样化。它们鲜明的形式美也为理解《夜曲》提供了新的角度:或许那些拟音本身也可能是美的。
杨嘉辉对于历史研究的爱好在作品《田园音乐(但却是完全空洞的)》中再次显现出来。这是一个经年累月才能完成的在地性行为表演。他正花时间走访位于香港北部新界境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遗址,以及“醉酒湾防线”——一个香港保卫战期间英国旨在抵御日军入侵而修建的防御工事。他在每个工事点演唱一首粤语童谣并录下来。真正的“醉酒湾防线”在战争中很快就被日军瓦解了,他却想象它获得了有效的使用。当他用音乐作品沿着防线的地理位置绘制出“研究草图”时,我们看到了其后更深层的注解。他的艺术新实践在亲密接触或遥远或枯燥的历史事件与刻意疏远当今动荡的政局之间获得了极其微妙的平衡。同时,这种策略让杨嘉辉得以在将当代艺术系统导向他所熟悉的语境中时,仍能戴着他作曲家的面具。
文:岳鸿飞
(由周巧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