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美术馆

于吉,《练习曲-慢板 乐章Ⅲ》,行为、装置,树、铁丝、松香、树脂
于吉,《练习曲-慢板 乐章Ⅲ》,行为、装置,树、铁丝、松香、树脂

人们对美术馆的直接联想往往是一个陈列被机构认可的艺术作品的“白盒子”空间,而忽略了其周边场域在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的外延特点。尤其对于四方美术馆这样独树一帜的私人美术馆而言,这座由斯蒂芬·霍尔(Steven Holl)设计的建筑不但在结构上颠覆了“白盒子”的展示概念,而且此次“山中美术馆”项目,邀请了20华人艺术家就地创作的雕塑,装置,表演,声音以及录像作品更是扩大了对于美术馆作为展示空间这一概念的维度。

王卫,《山中的自然史4》,装置,玻璃马赛克
王卫,《山中的自然史4》,装置,玻璃马赛克

所有参展的作品都从不同的程度上利用了美术馆所在地,老山山区的不同特征进行创作。直接从观者体验的角度出发的谢帆的《斋饭》, Kaiyininstitute 的《舍汤》和唐狄鑫的《天无草帽大》是两件只有在开幕当天可以参与的行为作品,艺术家的行为和介入使观者在参与的同时有幸探索美术馆周边人文地理环境。王卫的《山中自然史4》在池塘边“植入”来自东莞的马赛克建筑外墙,陈竩朗的岩画《山灵之主》,郑国古的《金光采矿区》将废弃的建筑机械粉刷成金色,于吉的内观作品《练习曲-慢板乐章III》的高空悬挂中用松香和树脂为一棵树搭的“鸟巢”,均以自己的方式对自然景观进行“改观”。抑或,张如怡的装置《山里山外,楼里楼外》,梁玥的录像系列《山中的美术馆》和郑波的《稊地》将周边野草移植到美术馆顶层,均以艺术家熟悉的媒介,在美术馆周边所观察到的景观带入美术馆空间。

在私人美术馆日益增多的今天,美术馆的功能是否仅仅局限于展现馆藏的场地,为艺术品增值的机构包装,还是以更开放的方式为艺术家提供探索自身创作的平台,讨论机构价值和功能性的实验室,从而在体现其自身的独特中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显然,四方美术馆的这座坐落在“山中”的美术馆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案例。

南京四方美术馆
2016.06.05-20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