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看来,当代艺术和科幻小说并没有许多共同点。我们虽觉察到这一点,但还是筹备本期的《艺术界》的封面专题“未来本末”。这是因为,若换个角度观察,科幻小说和当代艺术确实可以达成一场关于形式、美学和观念的对话。我们创造性地探索、研究两者,挖掘出其中生机勃勃、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理念,也发现了它们的观点和使命。科幻作家、批评家吴岩,追溯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历史,并梳理其中各个流派——此文不仅仅体现了人性和不确定的未来之间的紧张感,也是对中国现实的严厉诘问。学者秦麟征对未来学研究在中国的革新进行了综述,为吴岩的文章提供了上下文的语境。科幻作家、翻译、评论人丁丁虫列出了科幻小说带给读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审美体验。随后,瓦莱里·马夫里多拉基斯探索了视觉和文字意象在科幻和艺术之间的转换。我们委托艺术家张奕满以川又千秋1984年小说《弑魂师》为基础创作作品,小说在字里行间道出了21世纪艺术史的终结。此外,在以上文章之间,穿插着四篇想象未来当代艺术状态的短篇小品。
在上版,Karen Archey对“弱影像与优文本”的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进行了研究,丁颖茵介绍了尹丽娟类似于“未来考古学”的陶瓷创作。此外,在本期《艺术界》中,您也可以读到:对2013年里昂双年展策展人居纳尔·B·夸兰的访谈;哲学家朗西埃首次到来世界工厂的诗意之旅;白慧怡察觉到巴塞尔艺博会的“公正性”,也发现了谢扎特·达乌德科幻影片《白芒刺目》中的超现实特色;赵梦莎借用福柯的“疯人船”一说分析艺术家胡昀近期的工作方式;奥里特·加特描述了今年在威尼斯重演的哈拉尔德·塞曼1969年策划的展览“当态度成为形式”。在本期的两篇艺术家专题文章中,刘文炯推荐了李尤松的创作——“反结构”的、受社会主义风格影响的油画;陈芳芳尝试着去理解林穴的神秘心灵——这位艺术家近期在国际艺坛颇为引人注目,却依然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本期的展评收录的展览规模大小不一——其中长篇幅评论分配给了第五届奥克兰三年展、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以及吴山专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合作的最新展览。在此之外,于柏林、基辅、深圳、南京、苏州、武汉举办的群展,以及邱志杰、林东鹏、方璐、程然、沃尔夫冈·提尔曼斯和石青等人的个展也被收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