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与夜——斯宾塞·芬奇与金允宁作品展

展览现场,2013年 上海詹姆斯·科恩画廊
展览现场,2013年
上海詹姆斯·科恩画廊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在诗里说:去造一个草原,需要一株三叶草和一只蜜蜂,还有梦。对斯宾塞·芬奇来说,造一座冰川,需要几十支蜡烛,为它们上色,让它们燃尽(《上海冰川》)。艾米莉·迪金森是这位艺术家的常用参照,色彩和光线成为他写诗的词句。名为《冬日之光,巴黎—黄昏》的作品只是一块布满蓝白条纹的灯箱,这些色彩是他用滤镜等工具对巴黎黄昏的光线进行分析提取后得出的近乎科学的事实,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种思索如何用非传统但绝对精确的方式表现风景的方法”。同样,由荧光灯和滤光器构成的《夜晚之星习作》和彩色线条“织就”的绘画《伊甸园习作Ⅰ》都如同简洁的诗歌,只呈现化繁为简的意象,剩下的交由读者发挥。在摄影系列“光学小品”中,艺术家到莫奈名作中的法国小镇吉维尼的睡莲池塘取景,拍摄的却是水面的倒影,照片唤起人们对印象派原作的记忆,在视觉的悖论和诗意的张力中进行感知切换。

相邻的展厅里是另一位纽约艺术家金允宁的作品,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精简节制:只有绘画,只有天空。“城市夜色”系列描绘的是纽约夜晚的天空,自然的夜色与城市灯光共同作用下的灰与蓝,泛着浑浊的光,没有星星……不难让人想到在同样身为大都会的上海,我们仰头看到的夜空也是这样色彩复杂,又明亮又昏暗。画面上刻意设置的“硬边”提醒着高楼大厦里局促的窗口就是仰望夜空的视角,小块的方形天空可以串联起许许多多叙事的可能。与夜色形成对比的是一组表现白昼天空的绘画,它们来自艺术家从2001年至今的持续创作“星期日绘画”系列。十几年来,艺术家在每个星期天画一张小画,画面都是当天的天空,有时云淡风轻,有时乌云翻滚,每次艺术家也都会在“云端”写下几行流水账似的日记。经年累月,这些绘画构成了一部个人小史,也如一段孜孜不倦的修行,看似在做着重复的事情,波澜不惊背后说不定是一段跋山涉水的旅程。

从这些绘画可以看出,金允宁同样对光线十分敏感和用心,他曾说自己在下午两点前是画家,两点后是观念艺术家,因为他的工作室朝西。他同样在追求精确,但不是芬奇的科学式的精确,而是再现视觉体验和空间感受的精确度。虽然二人都来自纽约,我们还是从两个展厅看到了西方人的实证精神和东方人的注重感性。

这些精致的小品是富有情趣的,这些情趣或许专属于诗人或艺术家,正如艾米莉·迪金森“在自家后院看到的比大多数人环游世界时看到的还要多”(斯宾塞·芬奇语)。但支撑艺术家走下去,必然需要在长期练习和尝试中摸索出的工作方法。因此“日与夜”这个标题初看起来泛泛,在细思后才发觉它可能是最恰当的名字了,不仅呼应了展览现场的内容及其浪漫气息,更直白地说出了日常生活—这是最初也是最终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