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侯普的塔

文/Text: 岳鸿飞/ Robin Peckham 摄影/Photos: 张鹏辉/Zhang Penghui

从左至右《塔3》、《塔4》和《塔5》

马特·侯普过去三年都蛰伏在草场地南边一片工作室和画廊深处,把自己的首场个展往后推了又推。他并不急于进入公众视野,而是选择利用这段时间摸索整个中国大陆制造业的工艺流程和基础设施。侯普非常了解他的制造商:从帮他生产特制螺丝钉的机床厂到努力达到他的切割要求的花岗岩采石场,侯普的创作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工厂是否能够严格按照他的指示进行生产。虽然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家因为价格低廉,周转时间短而开始委托中国制造商根据电脑设计图生产装置组件,但侯普一头扎进了这些可能性里包含的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率先发起一种对过程的拜物,其力度比起作品的后工业形式本身来毫不逊色。

未使用的五金构件
未使用的配线

侯普近期创作的主体是《塔》系列(均完成于2009-2010年间),该系列装置一共包括十件机械制品,每件约摸两到三米高。这些作品通过与工业形式主义的现代性模范产生互动而拓展了雕塑的逻辑。而这里的工业形式主义尽管毫无用处,显得可怜,但最终又十分动人。该系列中许多作品都颠覆了与孕育它们自身的生产母体之间的联系。比如,《塔1》中的黑色喇叭只有在切断电源以后才会发出声音;《塔4》把国家电网的电流波动转换成声音讯号,通过一堆喇叭播放出来,这些喇叭组成一个正方体,看上去似乎隐藏着某种威胁性;《塔8》利用电晕效应采集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并将其吸入一个机械肺,然后再压缩成固体。其他装置则更像自己跟自己较劲,比如《塔6》就用一个太阳能固态冷凝器将空气中的水蒸气聚集到一个小的储存器里,直到湿气令整个线路短路;《塔9》由一对工业螺线管组成,电磁螺线管互相排斥,电路则依靠声光传感器激活,但传感器又连着一台扩音器,因此基本处于无法运转的状态。

《塔》系列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艺术家通过这些怪异的重新组装构建了作为艺术家或生产者的人、作为观众或使用者的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大部分装置的材料都是钢、铝、便宜的工业搁板、电子原件或电音配件,所有东西在侯普常去的电子原件市场都能轻而易举地买到。但很多时候,艺术家都希望制造商能够按照特殊要求把两种平时绝不会被放到一起的零件组装到一块儿;由此得出的成果也就变为一种混合的关系产品,如果没有灵活的加工设备,或者不愿将上述组件置入突破常规的情境之下,都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另外,因为该项目前后进行了近两年,许多作品的用途和功能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原本用来连接两组标准硬件设备的某些定制零件如今都变得多余或无效。

未使用的机械配件

无论是从审美角度还是生产方式角度看,这些废弃的“边角料”和已完成的《塔》共同出现在工作室内都没什么好惊讶的。《塔》系列背后的雕塑逻辑是组装与构型,艺术家通过把各种不同的结构与关系可能性聚集到一起,生产出某种几乎带上些人味儿的机器物件。透过这些机器发出的尖叫或咆哮,我们能感到艺术家对这些独特的局限形式持有一种讽刺、幽默的态度,而重要的是,它表现了机器在后工业时代的失败,尽管在正常的生产领域,这种失败还未完全显现。废弃的零件操作起来自然更加简单,甚至有点极少主义色彩。尽管它们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雕塑,但这些形式和它们旁边更大的整体性作品都来自同一个生产体系;如今这些被单独列出的零部件对作为组装之物的雕塑内部存在的缺席状态和空白空间提出了饶有兴趣的问题——尽管这种组装之物在其空间实现过程中已将挪用和现成品排除在其核心构成元素之外。

《塔5》,局部

这一观点在下一个系列《工具》(均完成于2009-2010年间)中得到了充分回应。这个系列在很多方面吸收了废弃零件的极少主义形式,并进一步拓展了其背后零碎、阈限的逻辑,在此基础上制作出一系列以单个物件为基础的雕塑。从广义层面来说,这些作品重组了常用工具的规范形状,制作出物品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和产生该物品的类型高度相似,但又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它们的使用价值。马特·侯普没有从当地的五金市场购买现成的工具,而是选择了自己设计并制作。例如他做了一把大锤和一把镐,两者都可以完成它们应该完成的任务,但都透露出某种圣物的光泽,这种光泽存在于它们各自的形式,而不是功能。这是机器内部蕴含的图腾般的精神价值。现场还有一些更加复杂的动态装置——一架梯子、一台拖车、一辆独轮车。这些东西都好像物证一样证明了一种纯粹的快乐。快乐的源泉来自能够控制艺术生产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小到每一颗螺栓、每一个其他固定装置。但另一方面,这些被弃置的零件也唤起一种对于缺席的焦虑,出现缺席是因为使用了特定的方法,这种方法试图通过制造形似来重新评定工具的功能性意图。

正如机械筋脉连通了机器组装和生产、消费的人际网络,这些无用的雕塑残片则代替那些曾经风靡一时但现已被人抛弃的观念说话。马特·侯普大部分作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对外展出过,在他洋洋洒洒的作品集里,艺术家旧题新解,将目光对准一个目前看来似乎已被人嚼烂的话题: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人力资源的性价比优势远高于国家技术创新能力。面对大量浮浅的理解,侯普从一个更加细微的角度切入。这些雕塑及其冰冷的胞衣要求对形式做出评定,同时需要重新审视的,还有和艺术家共同制作了这些组装物的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