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鼎的商店

展览现场,2010年。左前:《友谊No.4》(2010年);墙面:《对谈三版》(2010年),北京麦勒画廊

“刘鼎的商店”始于一个艺术家发起的项目,首站是2008年在英国布里斯托Arnolfini画廊的展览“带回家实现你心中的无价”。当时,刘鼎从深圳大芬油画村找来一些画匠,让他们在空白画布上重新绘制某个单独的视觉元素,如一棵树或者白雪皑皑的山顶。尽管图像是工人画的,但每幅画背后都有刘鼎的签名,并标上日期。藏家-客户可以买回去在空白处随意补充“自己心中的无价”图像,为作品添加刘鼎未能提供的“剩余价值”。还是他已经提供了?两年后,同一系列再次出现在麦勒画廊“刘鼎的商店”里,但这次的任务不同了。早期系列是邀请你购买“不完整的画”然后“填补画面上的空白”,但今天“带回家”强调的是刘鼎签名增值的潜质,所以任何买画的人都相当于在“艺术家将来是否可能成为传奇”上赌了一把。

同时,刘鼎也设立了一个更大的框架容纳这些作品。这个框架叫做商店,但“刘鼎的商店”显然“不完全或不单纯是一家商店”,而更多是“一个围绕价值创造展开思考和讨论的平台”。同名展览共包括四个“生产系列”,未完成的油画只是其中之一。第二系列叫“艺术乌托邦的未来,我们的现实”。在这部分里,艺术家围绕某个主题收集各种实物,并将其放入玻璃展柜。每件物品无论实际价值为何,全部均价销售,价格按每个展柜整体成本制定。第三系列“对话”主要是艺术家和他的合作伙伴批评家卢迎华之间的对谈记录,参与谈话的也包括其他同行。最后一系列“友谊”由若干旨在促进交流的物品或家具组成,均可单独出售,包括可以当桌子用的木板,做椅子的石块以及周围摆放的盆栽植物、矿泉水和小瓦数台灯等。展览每一部分都针对价值理解的不同侧面。比如,玻璃展柜系列表明,通过平均定价,物品在物质、工艺,甚至情感上的价值差异都可以被剥离(陶瓷青蛙:7026.8元;雪球:7026.8元;黑色项链:7026.8元。)“对话”指出谈话经历本身是可以定价的,而“友谊”则试图创造,然后销售一种类似心理空间的物品组合。

实际上,展览与画册收录的多篇理论文本密切相关,尤其是德国批评家迪德里奇所说的“剩余价值”概念。他指出,“艺术……(运作于)一个‘增值领域’,各部分相加的总和不断大于整体。”可以说,本次项目是创造迪德里奇所谓“剩余价值”的一次尝试。展览似乎在问,刘鼎是否就是剩余价值?如果是,他作品的价值又在哪里?这几乎是一种直接的对等关系,只要物品按照定价售出,假设便可以成立。但无论刘鼎是不是剩余价值-最终对这个问题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参与交易和创作的人。

这样的理论框架有时笨拙多过深刻,随着项目继续进行,负担也会日益明显。以商店这一核心概念为例,“刘鼎的商店”是一次商店形态的展览,艺术家在此形态下选择自身所需的商店特质。但“画廊”本身又是销售艺术品的另一类商店。在一家货真价实的商店里搭建一个半展览-半商店的空间,个中意义和影响常常让人难以厘清。刘鼎每一步都和他试图揭示的操作实践保持共谋,积极参与了个体艺术家的价值确立,而按迪德里奇的说法,前者正是艺术定价的直接来源之一。或许这就是重点所在。 贝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