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加速城市扩张的同时—驱赶,反而为新阶层人群的聚集提供了临时空间。在这个世界工厂首都的东北郊区,就存在这样一个叫做皮村的空间。在皮村,工友之家的集体生活、集体创作,容易让人们找回节庆时才有的欢愉,激发建设生活空间的热情,进而改造现有的、甚至创造全新的生存状态。在一个日常生活艺术化的乌托邦构架之下,生活和艺术,都亟须革命。这些生存状态——一种被我们称为“新工人”文化的证据,都将在我们的10月刊“皮村,早晚见”中得以彻底展现。在学者赵川、胡斌、万小广、李默和小孔的调查与阐释的帮助下,我们试图从这些展览与作品的陈述中研究当代资本现实的瞬变。有趣的是,有人会认为这项研究的成果与当代艺术原理相去甚远——他们一定会这么认为。而在本期的艺术家专题中,贺婧深入于装置艺术家尹秀珍的艺术实践里,找寻她作品中独特、流动性的有机演变。
在“上版”部分,我们的“上台”专栏中,Karen Archey介绍了南斯拉夫网络艺术家亚历山德拉·多曼诺维克的作品以及其中隐含的复兴倾向;充满野心的“裸奔哥”厉槟源被放在了聚光灯下;《艺术界》的编辑杨紫检视了亚历山大·罗兰迪工厂的干预项目“社会意识”背后的意图,吴建儒则分析了赵半狄的首部剧情长片《让熊猫飞》。在最后,施岸笛回顾了他1993年在柏林策划“中国前卫艺术”展览的经过,赵梦莎采访了作为同是创业家、画廊家与艺术家的金昌一,另有50页引人入胜的艺术评论与分析静候你来阅读。《艺术界》10月刊的展评部分总结了过去的几个月以来最值得关注的15个展览。我们的作者们探访了远至挪威、伦敦、首尔、上海以及深圳的群展,同时对艺术家杨振中、廖国核、弗兰西·斯埃利斯、刘瀚之、王仲堃、余极、陈晓云、高磊和马良的个展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