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中国人对古代精神上的积极态度有增无减,恢复传统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文人和草根中兴起。我们似乎处在一个有足够的能力把“过去”物质化和可视化的盛世中,以修复文化和精神残缺的自我。而当代艺术中的“复古”又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本期封面专题我们邀请了来自思想﹑艺术评论﹑建筑设计等不同领域的作者参与讨论:鲁明军就中国思想界两千年来意识形态的古今之争,为我们提供了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对抗的思想史;皮力通过对18世纪以来中国画实践的精要整理,为21世纪水墨注入新的活力和思考,提出了水墨的理论建构、历史梳理和展览文化等具体任务;建筑师王家浩以建筑历史学角度描述了一个独特的社会历史观。同时中版专题的视觉文本及批注,我们能从一些年轻艺术家如陈志远﹑郝量﹑金石﹑石青﹑塔可﹑谢帆﹑张小迪﹑赵赵和阳江组等实践,看到了他们如何以“古”质疑和抵抗他们所面对的内心与现实。本期的艺术家专题,周安曼将带你进入台湾艺术家许家维的拆解与重组叙事空间,在低温的影像与对象中听他欲叙述的故事;而鲍栋则洞察了艺术家梁硕处理当下中国社会中不合既定艺术规范的文化经验,使之转换为一种激发艺术美学活力的方法。
本期“上版”的“里程”专栏中,讲述了瑞士多媒体艺术家皮皮洛蒂·瑞斯特如何用童真想象呈现混乱世界的方式;“上台”关注了芬兰装置艺术家皮尔维·塔卡拉是如何用创作探索我们建立社会规则的屏障;而匿名作者“一个僵尸”自称受到了曹斐最新影像作品《霾》的唤醒,在“放映”栏目发起回应;“声音”栏目聚焦了首届“中国声音艺术大展”,向声音艺术如何被纳入当代艺术系统发出了疑问;本期“选读”栏目特别邀请到艺术家陆平原讲述他近期在收集并撰写的一系列发生在艺术圈的灵异故事,另一篇则是由著名收藏家乌利·希克撰写的《收藏类型学》;另外,在上一次杂志截稿期间,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意大利的神秘来信,“艺术家”在信中自称将装有死婴的瓮藏在了罗马MAXXI博物馆中,在“过境”栏目中我们分析了这一事件背后的三种可能性。
本期“下版”收录了仇晓飞、何翔宇、鄢醒、陆扬、邱志杰、肖旭最近的个展评论,同时亦关注了包括第十二届里昂双年展、第四届雅典双年展、第十三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新加坡双年展2013、六本木交叉点2013展、首届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等艺术界大事件,共有14篇精彩展评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