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香港,是否仍为内地人眼中的“文化沙漠”呢?本土的文化人和艺评家在关注什么?她的艺术家又在做什么呢?艺术与港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关系?文化的自由表达是否因聚光灯下的艺术而再生?面对着资本的宏大叙事,本期专题我们企图通过众多的微叙事,挖掘在资本之魅、文化之惑背后的香港艺术现场和艺术家的实践。祈大卫提出了明确的“香港时间”概念;MAP Office(古儒郎+林海华)讨论了他们以城市作为美术馆的创作实践;岳鸿飞描绘了艺术作为奢侈品的香港新境界;魂游重新检视艺术作为社会运动的诡异;梁宝山回顾了周俊辉以艺术家身份竞选参与的政治活动;白慧怡为香港的公共空间寻找共识;冯原试图在殖民和民族的遗产之间寻找这座城市重新安置的可能;陈云、甄小慧的文章则展现了这座芬芳港岛之上的文化资源竞争的困境。同时我们还有幸邀请到皮力、张颂仁、陈育强、罗家恩、谭美儿、刘凤霞、林东鹏在香港共同参与了一场关于文化资源竞争的对话,内容穿插在每篇文章之间,并接连起了整个专题。本期中版的余下内容介绍了两位艺术家:贺聪将录像艺术家周滔的实践作为身体及其“景深”的一种探索;台北评论家及策展人王咏琳为周育正计划式创作的解读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通往艺术家非物质化作品的途径。
通过本期的《艺术界》,你可以了解到罗伯特·察比的察比文献库、广州的另类空间“杂货铺·空间”、新加坡艺术生态、关小的最新创作,以及刘诗园试图剥离电影和摄影叙事特征的艺术实践。同时,本期杂志也收录了李立伟的访谈以及四位学者针对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进程的讨论。在栏目“上台”中,你还可以读到对尼古拉斯·塞卡尔迪、尼古拉斯·德夏耶、汉娜·佩里、肯·奥克锡、卢茨·巴切尔等艺术家的作品介绍。
四月刊的下版收录了艺术家仇晓飞、安迪·沃霍尔、张乐华、刘韡、宋冬、阿妮妲·尤·阿里的个展展评,以及段建宇、胡晓媛的双个展展评。《艺术界》的编辑也放眼广州、香港、台北、雅加达、新加坡等地的群展,并邀请作者对德国卡尔斯鲁厄ZKM当代艺术博物馆、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的近期展览和科钦-穆吉里斯双年展进行了篇幅较长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