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艺术家迁移的例子不胜枚举,从弗兰德的鲁本斯和法国的普桑赴意大利,荷兰的蒙德里安和西班牙的毕加索在法国,法国的杜尚和德国的贝克曼在美国,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艺术家旅居海外……除了艺术之都强大的吸引力以外,还有逃避战乱和政治压迫的原因,以及艺术家个人的因素。本期的封面专题中,我们将沿着近三十年海外艺术家的足迹,从柏林出发,历经巴黎和纽约,追寻他们在文化差异和碰撞中的创作历程,探讨故乡与离散、困难与局限对于艺术家构建其艺术语言的影响。我们通过海外的艺术研究者、批评家如郑胜天、芭芭拉·波洛克、余小蕙、陈泱以及仍在迁移中的艺术家的视野,试图给读者创造一个合适的距离,以观看历史的轮廓,梳理当今跨文化空间的迁移和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而在本期艺术家专题中,你将觉察到海外艺术家们一直以来探讨的身份与认同问题正随着中国日益介入全球化进程逐渐消解,对于今天更多的中国艺术家,本土与全球之间不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没顶公司”正是以系统的方式介入包括西方艺术系统在内的所有历史化经验秩序;而这个议题对于艺术家徐累,则是对中西方的历史包括个人史的反思、舍弃和保留,最终走出一条探寻自身方法的幽径;在“作品集”中,出走多年的李牧选择了家乡作为创作地点。
2014年的开年第一期《艺术界》正在悄然变化,长期读者不难发现,在本期的上版部分栏目内容有所增加,希望为读者带来更有营养的内容。在“会议室”专栏中,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高士明、陈丹青表达了它们对第四届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的看法;艺术家程然入选了荷兰皇家视觉艺术学院为期两年的驻留项目,在“出国考察”栏目中呈现了他在阿姆斯特丹的视觉笔记;本期“书架”栏目中,我们重磅推荐了两本食色书籍——《艺术与酷儿文化》与《日本AV影像史》;“素材”栏目中,吴建儒带领我们走进艺术家翟倞在空白空间的最新个展,剖析知识与绘画的关联;“机构透视学”栏目借香港油麻地上海街视觉艺术空间的活化厅不再获香港艺术发展局续约的消息,讨论香港社区艺术空间面临的困局;杨紫在“展览制作”中介绍了年轻艺术家刘耀华一场突袭式个展的始末;在“架上”栏目,赵梦莎深度分析了艺术家赵刚的奇异身份与他绘画复杂的特殊性之间的关联;艺术家郭鸿蔚将与我们分享他在Performa双年展参观的见闻与心得;最后,一场“未看完的录像”将艺术家陈晓云快速切换的影像作品碎片重新组合。
本期展评共15篇。《艺术界》将目光投向了印尼日惹、法国巴黎与美国纽约,带来对日惹双年展、林天苗巴黎个展以及大都会博物馆“水墨”一展的精彩评论。你还能读到第八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南京四方美术馆的开馆展“歧异花园”等群展展评,以及对斯宾塞·芬奇、金允宁、李青、梁玥,石田彻也、盛天泓、AAAJIAO、胡庆泰、陈飞、金闪、何岸、秦思源与张慧等艺术家的个展或合作项目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