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以一场题为“流动的未来”的讨论会结束了上期“帝国子民“的宣传后,我们在四月刊“大使命”里泛观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社会主义之后的现实主义),将目光投向一些明显的现象:在当代绘画语言中依然深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影响的一些个案,以及从集体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的衣食父母——的遗迹中取材的观念项目。我们仔细思考了这一有些陈旧却但依然鲜活的视觉传统能够为最近(至少在市场上)从抽象绘画转向多元的具象表现方式的国际艺术界带来什么,以及在今天的具象绘画中什么是最紧迫的议题。肖像绘画似乎以一种醉人的怀旧之姿重现;我们不知怎么地就脱离了自己,从外部审视我们自身那现在是异类、曾经是人类的受限主体。作为人类在今天意味着什么?我们怎样能够把当前的自我与一个更为久远的视觉传统联系在一起?我们还能从“我们是谁”与“我们的外表”之间正在消失的关联中领悟到什么?在阅读本期专题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同样的话题,评论家观察艺术实践选择了什么样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其行文逻辑和分析方法中推理出他们的动机和出发点;而艺术家在思考这个话题时,展现出的问题意识又是怎么样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似和相异的地方?
本期的上版聚焦11位全球各地的艺术家近期的实践,并特邀艺术小组斯拉夫与鞑靼为杂志撰文。加拿大华裔艺术家林荫庭关注以移民、阶级、种族、城市空间为核心的美学政治。瑞典艺术家组合戈尔丁+塞内比自2007年起与多位签约合作者共同实施长期的多媒体项目《无头者》,探索司法如何运用隐形的策略构建自身空间。此外我们还介绍了“超现实主义复兴者” ——年轻画家萨沙·布罗宁,擅用信息技术的万隆艺术团体特罗拉马,将人像作为概念推动视觉形式上的实验的邱炯炯,以及在全然不同的时间性、社会现实和政治意识之间游刃穿梭的导演王兵等等。
本期中版艺术家专题介绍了关小和曾吴这两位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年轻艺术家。雕塑和录像是关小的主要创作媒介,其创作往往直接取材于来自网络的万千意象,但她的作品不是针对网络或技术本身的评述。关小关注的是在今天的媒体环境以及网络的扁平空间中,人对于信息的认知这一具有普遍性的过程,并在其近作中提出了一种通过流动的自我认知,将个体从身份政治与地缘政治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出生于美国的电影人、艺术家、行动主义者和活动组织者曾吴对自己的身份持相似态度,她形容自己是个“多多面体”,并坚决拒绝被标准化的字眼归类。曾吴最近在香港首映的电影装置作品《对联/对练》探索了19世纪的革命诗人秋瑾与她的“书法家朋友”及情人吴芝瑛之间的关系。
本期下版中带来书评,聚焦汪晖关于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革命与整治过程的思考的论文集《短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同时,我们针对大连万达——一个将中国三线以下城市的形态已然变成没有辨识度的建筑集合体的集团,展开了深度研究。另外,我们还带来了24篇评论,囊括了近期内地、港台、韩国、柏林、巴黎、伦敦和纽约等地的全新展览。
上
022 谁在说?谁在听?林荫庭的美学政治
文/陈立
026 戈尔丁+塞内比:无头者
文/知念露西
030 萨沙·布罗宁:中空的身体
文/克莱尔·提瑞尔-莫瑞
034 特罗拉马: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做着
文/瑞思卡·阿菲亚提 Riksa Afiaty
038 刘宇昆:人造物、表达,以及语言
文/洪迈 EinarEngström
044 “异装”的外来语:维吾尔之于凯末尔
文/斯拉夫人与鞑靼人
054 陈文波:绘画的几个关键词
文/岳鸿飞
058 重铸过去:邱炯炯的人像纪实
文/夏本明
062 姚书安:烟雾的港湾
文/尚端
066 托比亚斯·麦迪逊:咬一口梨
072 时间作为对抗——谈“王兵:三个肖像”
文/邓祖儿
076 在你面前,我们一同消散:梅里克·卡拉
文/杨诗涵
080 萨斯基亚·努尔·范·伊姆霍夫:模式、霉菌、不拘一格
文/莎拉·吉安尼尼
084 跃界
中
092 关小:奇异的节奏
文/赖非
102 曾吴:生命进行时
文/白慧怡
封面专题 大使命
112 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后”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前”
文/宋轶
116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前世今生
文/弗拉基米尔·帕佩尼
126 《戴草帽的人》和《健壮的妇女》
文/曾宏
134 2016国际生活指南
文/杨圆圆
144 作为一种图像基因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贺婧
154 底层出走:被忽略的“工人经验”与中国当代艺术实践
文/于渺
164 真实的事物与现实的物品: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调查
文/许大小
168 沈阳的一些绘画者:反映论之后
文/潘赫
下
178汪晖:《短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
文/鲁明军
182 成功的晕眩:大连万达与“模式创新”
文/卓睿
190 短评